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Hellmut Wilhelm 《东方研究杂志》2013,61(1):151-189
2.
1978~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决策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改革不是依据理论预设,而是诉诸实践和试验,从局部开始,"撞击-反射"式地推进.改革初期,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经历了重大的观念和理论的突破,包括激烈的争论.这种突破得益于理论界的不懈探索和领导人的正确决断.国际交往的扩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为反思中国体制弊端、探寻改革之道提供了多样性的参照物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但是,对改革思路突破最有力的推动,还是实践本身.正是在总结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同时吸收国外经验,了解和研究国外各种经济理论,特别是比较系统地汲取东欧国家改革经济学的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的改革学派,形成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整套观点和政策主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4年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在总体上可界定为以抑制总需求和以扩大总需求为特征的两大阶段,它们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具体说来,以1997年作为分界线,之前主要是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表现出抑制需求的特征;之后是以反通货紧缩及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表现出扩大需求的特征。与此相联系,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演变的突出特点是计划性工具逐渐减少,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工具不断增加。我国货币政策演变的进程反映了从直接的计划控制不断向间接的市场调节转变,展示了我国宏观调控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般历程。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