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2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敬平 《史学月刊》2007,(9):122-125
翻开王充的《论衡》,特别是前15篇文章,从王充反复论述的“命”中,总使人联想到西方加尔文的“先定论”。王充是中国两千年前封建社会的一位不得志的文人,而加尔文则是代表当时最富有雄心和锐意进取精神的资产阶级宗教改革家。对于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通常认为是在宗教外衣  相似文献   
2.
“五七”干校是“文革”时“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史上,德国贵族之所以牢牢地掌握着国家统治权,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与资产阶级的相互融合,利益日趋一致。一方面,贵族在经济上资产阶级化,另一方面,大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断贵族化,而且相互之间通过频繁的联姻加强联系。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为贵族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奠定了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马克思所给予的评价是"被钳夹在贵族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⑴由此可见英国贵族给予英国近代政治以十分深刻的影响,所以研究英国的近代政治制度必然要关注贵族阶级。有关阶级史的研究中,经常出现有关英国的新贵族问题,史学界对英国的新贵族的理解还未尽一致。鉴于此,本文准备对新贵族作一些分析,并对新贵族与各阶层的关系发表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蔡霞 《炎黄春秋》2011,(4):39-41
民主这个概念十分复杂。一般都说在最本原的意义上民主就是多数人的统治,但我们也都知道,多数人的统治在某些条件下恰恰就会变成多数人的暴政。今天我们所讲的民主,其实已经不再是民主这个词本身字面上的意思了,它  相似文献   
6.
1966年6月6日上午,党中央新任命的中宣部部长陶铸到部上任。此时,办公楼内已是大字报满墙。阎王殿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闻一 《炎黄春秋》2014,(2):85-92
1918年5月,列宁说:"应当组织伟大的‘十字军讨伐’来反对粮食投机商,反对富农、土豪、捣乱者和受贿者,组织伟大的‘十字军讨伐’来反对在收集、运输和分配粮食和燃料方面破坏国家严格秩序的人。""十字军讨伐"将列宁、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等苏维埃领导人关于"革命恐怖""、群众恐怖"、"红色恐怖"的概念升级,使"红色恐怖"成为对抗"白色恐怖"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战场却蔓延在最无奈的人民群众之中。在这场"十字军讨伐"中,苏维埃政府所要清除的与其说是"人民之敌",不如说是自己所实施的政策的反对者。  相似文献   
8.
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由沙滩搬到了西郊原燕京大学的校址。父亲身为副校长当然得随校搬迁。但据我了解,他和我母亲一样都不想搬迁,他们都喜欢独门独户的小院,宁静、安详。可父亲一向"明哲保身",逆来顺受。学校要他搬到新址北大燕南园,他就只身先搬去了,但我们全家仍然留在了靠近北海  相似文献   
9.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 ,就阶级属性而言 ,英国先后出现了原始部落军事贵族、封建贵族、资本主义土地贵族、工商业资产阶级贵族和中产阶级“工党贵族”;而贵族等级制和名号的变化则主要有五次 :先后在盎格鲁 -撒克逊时期、诺曼征服之后、1 4— 1 5世纪、1 7世纪初和 1 958年。  相似文献   
10.
论辛亥革命期间伍廷芳与革命党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礼恒 《近代史研究》2002,2(1):119-144
辛亥革命时期,伍廷芳与孙中山革命党人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作至疏远的过程。伍廷芳这位仕清近30年的封建高官之所以在辛亥革命期间加入到资产阶级革命的行列,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就其自身原因而言,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信念和清政府的愚顽不化,导致了他投向革命。这也是伍廷芳与孙中山革命党人合作的大前提。而革命党人主动邀请伍延芳入盟,既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片面政治主张的产物,也是基于伍延芳广泛的海内外影响,更是当时沪鄂相争的需要。双方的合作,加速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但在实施治国方案问题上,双方存有分歧。对“宋汉章案”、“姚荣泽案”的不同处理意见,最终导致了伍延芳与孙中山革命党人关系的疏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