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0篇
  4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东魏《邑义五百余人造像碑》是一通流失海外的名碑,它集造像雕刻、书法艺术和佛教文化于一体,具有珍贵的艺术与历史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中山大学图书馆藏该碑拓本的年代考释、造像组合、造像题名及造像铭文等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考证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2.
马生涛 《文博》2009,(6):42-44
K0007号陪葬坑出土了一批青铜水禽,在其中发现了少量残存的彩绘。本文从铜禽彩绘的保护、清理、彩绘颜料分析和彩绘施彩工艺分析等方面对铜水禽彩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3.
山东青州香山西汉墓彩绘陶俑胶接材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书亚  马清林 《文博》2009,(6):71-78
本文利用x射线荧光、红外光谱、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Vy-G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山东青州香山西汉墓出土彩绘陶俑紫色、红色和褐色彩绘层中使用的胶接材料,以及取自马腿与马身粘接处的胶接物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彩绘颜料以及马腿粘接物中的有机物均为动物胶。此研究结果为同一时期此类陶质彩绘文物的胶接材料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对吐鲁番札萨克郡王额敏和卓诸子有关记载之异同及承袭爵位问题,在喀什噶尔、伊犁任阿奇木伯克情况,吐鲁番札萨克旗制以及清朝对札萨克郡王家族势力的限制等问题做了系统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5.
马洪波 《攀登》2007,26(6):68-71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但其作为一种系统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本文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西方经济理论中的演变过程,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和接受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人类才能迎来充满希望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6.
日军大屠杀期间南京军民反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12月,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南京守军在南京保卫战中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城内进行了长达数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南京沦陷后的最初几周内,南京军民面对日军的大屠杀暴行,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但这些反抗斗争行为,其特点表现为分散和无组织性。在城市沦陷后数周内,不仅中国军队未见有组织的游击或巷战发生,市民们也没有进行较为普遍和成规模的反抗,这无疑是受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制约的。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研讨,并不是为了抹煞中国军民在南京大屠杀过程中的反抗事迹,而是希望能更深入系统地了解和分析南京军民当时的应对状态以及相关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127.
白廷举  马天山 《攀登》2006,25(3):110-116
发展经济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手段之一,也是解决民族地区现实问题的根本手段之一。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构建和谐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入手,研究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基本的法律制度,营造有利于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执法环境,追求好的执法效果,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8.
129.
The pre-Neolithic histo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virtually unknown. Test excavations of Late Paleolithic sites, described here, provide 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the initial occupation of the plateau's extreme environments was by small groups of foragers probably traveling from lower elevation plateau margins. These foragers occupied very short-term camps focused on the procurement and extensive processing of small-to-medium mammals. Five separate occupations date to 13–15,000 Cal yr BP, but limited survey data suggest mid-elevation locations may have been temporarily occupied as early as 25,000 years ago. Full-time, year-round occupation of the plateau probably did not take place until the early Neolithic advent of domesticated animals.  相似文献   
130.
高句丽灭亡前后,有大量高句丽人在各种背景下迁入唐土,其中包括末代王孙高震一族,以及一些上层权贵.他们或被安置在辽东,被唐朝廷利用来镇抚亡国之民,或作为番将,凭军功辗转进入禁军系统.这些高句丽遗民,从亡国之初与唐朝对抗力争恢复旧国,到两三代以后,逐渐转向认同并接受中原文化,归属意识(自我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