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赵书 《满族研究》2001,(3):90-91
古代满族人发源于我国的东北,一到冬天白雪盖地,用手把雪攥成球,互相追打,成了儿童们喜爱的游戏。1644年,满族人来到了北京,这里夏秋时间长,冬春时间短,下雪的时间比东北老家要少,儿童们不能经常玩“打雪仗”的游戏了。怎么办呢?聪明的满族妇女想了个办法,用做衣服的剩下来的碎布缝成包,里面装上杂豆,以此代替“雪球”,让孩子们嬉戏。  相似文献   
952.
文章从萱草“喜生于山坡略隐蔽处”的生长特性与古建筑的形制“堂”(指“南堂”)与“北堂”(指“北室的一部分”)的不同入手,揭示《诗经·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中“背”的含义为“背阴略隐蔽处”,否定了自汉代《毛传》以来,学者多以“背”通“北”,训“背”作“北堂”、“北堂阶下”或“堂背”,以及以“背”通“(?)”的各种传统解释。  相似文献   
953.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sheep husbandry, and has several indigenous sheep breeds. However, the exact geographic origin of Chinese domestic sheep remains unclear. To provide valuable genetic information for origin of Chinese domestic sheep, we performed an ancient DNA study on 22 sheep excavated from four Bronze Age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Northern China. Two lineages (A and B) were observed in ancient Chinese sheep, of which lineage A was predominant reaching a frequency of 95.5%. Furthermore, phylogenetic network showed that the most frequent haplotype in ancient sheep was the founder of lineage 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ineage A may hold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of Chinese domestic sheep. Sequence sharing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sheep had a close affinity to modern Chinese sheep.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breed structure among three modern Chinese sheep group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ir relationship to ancient Chinese sheep. Lastly, our results imply that ancient DNA analysis could provide a new way to investigate prehistoric East-West contact.  相似文献   
954.
余庆毛氏入黔已有千年,有科举功名人物记载自清始,据各文献统计,有清一朝,有功名者达百余人,达到余庆县科举人物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他们中为官者造福一方,居乡者为地方乡贤.本文对清朝毛氏取得科举功名人物的考察,至少说明余庆取得功名的毛氏有相当部分是土司后裔,余庆毛氏大批科举人物的出现,表明余庆土司对科举这种国家制度的充分认同.作为地方表率,这一群体维护了地方稳定,推动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55.
有机质文物如书画和纺织品在修复保护过程中常常遇到褪色问题,对于染料分子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有必要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原因机理进行研究。苏木在文化遗产领域常作为天然染料用于纺织品染色,但色牢度较差。通过溶液动力学模拟实验借助紫外光老化过程推测降解副产物,追踪了对曾经在文物中检测到的有效化学组分巴西苏木素和原苏木素B在N,N-二甲基甲酰胺基质里光催化老化代谢过程,分别获得20组不同老化程度的紫外老化的标准品。实验表征手段主要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及核磁共振氢谱对颜色变化趋势和老化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苏木染色及丝织品光老化实验,得到17组不同褪色程度的纺织品样品。采用液质联用在负离子模式下结合化学计量学统计分析差异代谢物及老化机制,巴西苏木素、苏木红素及原苏木素B可能的转化及降解产物分别得到一定的推论。结果显示褪色纺织品随着光老化的发生反射光谱最大波长总体发生蓝移。巴西苏木素季碳羟基容易发生脱水反应产生一系列变化,原苏木素B光老化过程容易转化成原苏木素C、尿石素C等化合物。苏木染褪色纺织品总体可分为两类组间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出差异代谢物巴西苏木素、原苏木素B以及C等多种老化产物,这些总体因素造成体系的光老化颜色变化。这些探索性发现期待为今后天然染料的相关研究提供启发,助力提升有机质文物的科学价值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