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正在紧锣密鼓地逐渐落实.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无可质疑的,它必将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也将极大地改善西部各民族民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无可回避的是.巨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又必将严重威胁着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因此,如何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保护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具有文化意识的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2.
河北蔚县三关墓地作为一个文化类型从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利用线粒体DNA方法研究其遗传结构,发现蔚县三关墓地古代居民在母系遗传上与现代东亚人群的亲缘关系较近。在与古代居民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三关组与姜家梁、喇嘛洞古代居民聚为一支,而与拓跋鲜卑位于两个不同的分支上。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此地区母系遗传关系较近。夏家店下层文化壶流河类型的古代居民对于今天北方汉族的形成有一定的基因贡献。  相似文献   
73.
赵文斌 《丝绸之路》2009,(12):97-99
国际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图书馆也不例外,网络对传统的采访工作带来巨大冲击。本文对图书馆采访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特点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从考古看丝绸之路祁山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北经陇南通向陇右天水地区的祁山古道,是四川与黄河流域沟通并通向中亚、西亚、北非和欧洲的重要的通道之一,但长期以来被学术界忽视。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逐渐形成了一条以渭河上游的天水为中心.东连渭河中下游的关中平原乃至中原,南经陇南至川北嘉陵江上游,然后经涪江、成都平原、大渡河下游至云贵高原西北的彩陶文化传播线路。夏商西周时期,中原夏文化、西北寺洼和早秦文化经天水、陇南与早蜀文明发生了密切联系。春秋战国时期,在区域交通的基础上,文化传播线路形成了川蜀经陇南、天水与中亚、西亚、北亚地区联通的国际贸易通道。  相似文献   
75.
夫余是我国东北重要的地方民族政权,在东北诸多边郡中最早统辖夫余的当是玄菟郡,虽然玄菟郡始设于汉武帝元封四年,但玄菟郡对夫余的经略并非始自玄菟郡设立伊始.本文拟重点探讨玄菟郡移徙过程中对夫余的经略及玄菟郡存续期间夫余的叛附,旨在阐明直至夫余灭亡时,这一东北古民族始终在中原中央王朝的统辖之下,最终以中华民族的一员融入到中华一体之中.  相似文献   
76.
努尔哈赤起兵后所兴办的冶铁、炒金炼银及烧造业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金政权的建立及军事力量的迅猛崛起提供了保障.本文对这些遗址的考证,补白了清前史研究中一直悬而未解的课题,并为此后的专题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依兰古城为历史文化名城,值得研究挖掘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深厚.关于满洲先世发祥地斡朵里故城遗址的探寻研究,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由于其纵横交错的复杂历史文化背景,而使探讨研究曲折辗转,诸多学者涉入斡朵里故城的探源考释,结论莫衷一是.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切入,对"斡朵里"等名称的语音、语义进行解释和考证,并以此结合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地理学等分析研究,以图寻其根源,昭示含义.  相似文献   
78.
2009年11月19日到11月21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联合主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偕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处承办的"纪念满文创制四百一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郊区的蟹岛生态农庄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就满文的创制与改革、满文档案的贮藏与整理、满语及其文学的研究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来自北京、辽宁、黑龙江等省份的满文研究机构和历史档案机构的领导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9.
《庄农日用杂字》是一部清中叶以来流传于山东中部地区的农村启蒙读物,内容广泛涉及农业生产、衣食住行、农闲副业、信仰活动、新春节庆、男婚女嫁等方方面面。本文以《庄农日用杂字》为基本依据,对清中叶鲁中地区的传统乡村民俗生活,如生产活动、衣食住用及相关礼俗生活等方面做了深入描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时期的乡村生活并非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寻的,而是有一定的结构性特点,即是与农事节律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80.
<西藏志>成书于清雍正末乾隆初,是清代西藏地区首部通志类志书.此志部分内容反映了清初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权的关系,尤其是对确立之初的驻藏大臣制度做了有价值的记载.本文根据这些记载,并结合对其他史籍文献的分析,对驻藏大臣制度的确立时间、确立之初驻藏大臣的职责与任务及驻藏大臣的职权范围与颇罗鼐职权范围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