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8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6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Xiaoyang Zhao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2014,8(2):258-271
Religion and art are symbiotic. The ecumenical propagation of Christianity inherently entails a mission of indigenization. Since it spread to China, Christianity has produced many renovated art forms which combined indigenization and local artistic expression on the one hand, with original religious notions and Western art on the other. This article reviews Chinese scholarship on the indigen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modern China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renovated Chinese architecture, music, and fine art, after integrating with religious ideas and techniques, largely promoted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and rejuve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相似文献
112.
深圳与全国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基于人口迁移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工业化过程中同全国各省区建立起了资金、技术、市场以及人才(包括劳动力)方面的广泛联系。本文基于外来人口指标,构建了深圳户籍人口迁移模型,并加以测度及分析,从人口迁移角度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深圳同全国各省区经济联系强度与两地的人口规模成正比;其次,与两地的交通距离成反比;第三,深圳与全国的经济联系呈辐射状的圈层结构;第四,外来户籍人口数与两地收入差距相关性不明显。进而分析了形成这种联系格局的其他影响因素,并对深圳加强与全国区域经济联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3.
沂源鲁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考察资料,在全面分析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开发条件、现存问题等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区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4.
北京王府井大街消费行为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对北京市王府井大街消费者调查所获数据的分析,以地块为分析单位从空间角度探讨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包括人流、停留人次、消费金额、人均消费金额等要素的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入口、回游、出口各阶段的空间特征,以认识消费行为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研究发现:总消费额与消费者人数的相关性远高于人均消费,显示了商业街经济活动以量取胜的现实;是否位于步行街区域及是否设有大型百货公司的影响在每个层面都得到了很明显的体现;另外由于公共交通所决定的出入口区也影响到了附近地块的商业表现。对出入口位置以及起始、回游、结束三地块消费者的人流分布的分析表明:位于起始消费阶段的消费者的人均消费额要远高于其他阶段。消费者的回游流动特点:①具有沿步行街区域由南向北的明显方向性;②相邻地块回游较为频繁;③步行街内部回游频繁,以外地区,特别是离主要出入口较远的北部区域鲜有人的活动;④大型百货之间的回游,特别是对面地块之间的互串较为频繁,最大的回游出现在新东安市场-北京市百货大楼。 相似文献
115.
永陵“石兽”是保存至今为数极少的北朝陵墓石雕作品。因其雕刻风格古朴简洁、造型奇特怪异,故长期以来难辨其属。本文欲以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和索引旁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所属及其相关问题作一考辨,以求得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116.
117.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地理信息的著名典籍,对于研究早期水道情况和政区变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以往对《水经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版本流传与郦学史方面,对郦注本文尚乏深入而细致的地理学方面的探究。因此,在文本校勘与史源探求工作的基础之上,选取《水经注》卷十五《洛水篇》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对郦注所记载的洛水相关水道与城邑进行全面的考释与系统的复原,不失为在《水经注》本体研究方面所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此外,以古今对照的形式编制出的《<水经·洛水注>河流名称古今对照表》与《<水经·洛水注>图》,不仅可以直观而形象地展现研究的结论,同时也可为相关研究者研读《水经注》提供便利。本文分上下篇,上篇已先行刊布,下编研究的范围自洛水东出散关至最终与河水交汇部分。 相似文献
118.
119.
李怀印著《重构近代中国》对于中国近代史主叙事的源起与流变作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并对主导叙事的政治思潮、时代变迁等作了有一定深度的解析,其研究方法和视角具有启示意义。同时,该著亦难免缺憾。其一,对"学科化"的论述仍未充分展开。其二,将史学史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寻绎史学背后的权力斗争脉络,确能发掘被忽视的一些面相;但史学观点之分歧,很难完全归结为权力争夺。且学术思想与权力斗争之间的关联非常微妙,往往不易征实。其三,用"革命"叙事与"现代化"叙事的平行发展与对峙来梳理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书写,遮蔽了"革命"叙事内部的分歧和紧张。有必要进一步追溯至国共两党对于近代历史的认知和叙述,并作"民族革命"叙事与"阶级革命"叙事的分殊。若着眼于"革命"叙事中"阶级"与"民族"两个维度的消长,对中国近代史主叙事的衍变当有更为贴切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0.
系统视野中的上海节庆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上海节庆旅游资源因其所扮演的促进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引起各方关注。本文试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以都市旅游为背景,探讨节庆旅游资源的涵义和上海节庆旅游资源作为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