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23篇
  17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张传伦 《收藏家》2009,(5):57-62
文革祸起,抄家在即。溥雪斋投湖自沉前,曾多方寻求解救。最让贝子爷心碎如割的是,十几年来,结识且相交甚契的几位国家领导人,欲见不能,擘援无望。  相似文献   
952.
由安徽省文化厅主办,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考古所承办的建国60周年安徽重要考古成果展在安徽省博物馆开幕。60年前,安徽的文物考古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取得了阜南商代青铜器、屯溪土墩墓、寿县蔡侯墓、阜阳西汉汝阴侯墓、合肥包拯家族墓地等一大批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953.
张宏林 《收藏家》2009,(7):33-36
我国古代铜镜的纹饰,大量的是以上古历史、传说和神话为题材。对于其中一些纹饰的称谓,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禄、辟邪、穷奇、巨虚等等,有的是见诸于相关文献记载,有的则是根据铜镜的相关铭文或榜题而为人们所认识的。  相似文献   
954.
张萍  吕强 《丝绸之路》2009,(6):67-75
明清陕甘道路交通有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近代陕甘交通道路格局形成的基础。明代陕西商路主要借助驿路交通。清以后,交通道路又有新的发展。关中道路出现多元发展趋势;陕北交通则向北与向东发展:甘肃交通道路除利用原有的古丝绸之路外,又形成许多新的分支,是对丝绸之路的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以甘肃文化大县镇原县为例,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优势、不足、机会与威胁,为制定当地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提供依据。本文的分析思路亦可为我国其他经济落后、文化资源丰富的西部县域文化产业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6.
张婷 《丝绸之路》2009,(12):37-38
丝绸之路上的繁华重镇天水文化内函深厚,经贸往来发达,军事地位优越,丰厚的历史积淀是形成这座大都市的核心,也是今日天水迅速崛起的主要依托。本文论述了天水古城昔日的繁荣和城市沿革。  相似文献   
957.
试论武威在西夏王朝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戚是西夏时期的陪都,是保障西夏京畿地区的西部门户,是西夏的军需民用物资的供给后方,也是西夏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巾心,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转站。本文对武威在西夏王朝兴亡中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8.
张秀萍 《丝绸之路》2009,(22):11-13
本文较为详细地梳理了汉文古籍对佉卢文的记载及其在中亚的传播线索,在此基础上,对鄯善、精绝与出土佉卢文书最多的尼雅遗址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考述,认为起源于古代犍陀罗地区的佉卢文字在鄯善地区流行的原因,与当时的商贸、地域、军事、政治、宗教等内外因素紧密相关,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促成了语言的演变。  相似文献   
959.
农村宗族自20世纪70年代末复兴以来,发展衍变迄今已近30年。学界关于农村宗族复兴原因的研究也日趋增多。从30年来皖中地区的一个山区村落——牌坊村的宗族发展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宗族复兴与衍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为传统宗族功能的短暂复归时期,90年代中期以后为宗族观念、行为及组织的变革时期。从两个阶段呈现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宗族的负面影响是暂时的现象,并且随着新的宗族组合形式——网络宗族的出现,宗族在现代化大潮中不会最终消解。  相似文献   
960.
Until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no sense of a Tibetan prehistory. Beginning in the 1970s, however, Chinese archaeologists began to systematically explore the plateau, and began to draw an outline of the deep Tibetan past. The pace of research accelerated rapidly in the 1990s, which brought this outline into sharper focus. This paper reviews what is known of Tibetan prehistory until the seventh century A.D., when the Tibetan empire was established. Topics cover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a consideration of the antiquity of a human presence upon the plateau, changing adaptive strategies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glacial epoch, the advent of the Neolithic,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omplexity. Despite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our knowledge of the Tibetan past, much work remains to be done before models of process can be examined in any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