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27篇
  18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The Folk Orthopedists
Touring in Tsethang of Lhoka Prefecture for about several days, occasionally I heard people chat a folk doctor who was unbelievable outstanding and good at medical care since he had already successful treated enumerable patients.  相似文献   
952.
张传勇 《民俗研究》2009,(1):110-122
清代江南地区盛行停棺不葬习俗,浮厝棺枢存在浅土厝与砖厝等型式。由于江南地区同时存在浅葬与浮葬的习俗,使得浮厝之棺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似葬非葬的属性,与墓葬难以区分。浅土厝尤为明显。在清代司法实践中,甚至将其作为墓葬对待。砖厝因与传统上“覆土为坟”的观念相悖,在正统观念中是作为浮厝存在的。不过,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作为一种葬式存在,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53.
清代修志盛极一时,成者不胜枚举,败者间亦有之。乾隆《常州府志》的纂修过程及其最终流产,无疑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案例。从纂修府志的倡议到修志资金的筹集使用,从修志人才的选拔使用到修志过程中的认识分歧,无一不透露出以卢文诏、臧墉等乾嘉学者对于修志之举的殚精竭虑,亦无一不折射出一个足以令后世深思的问题,即修志之举诚非易事。  相似文献   
954.
历史研究的主旨,是复原历史原貌.实际发生的历史即第一历史,后来者已无法知晓.能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所谓第二历史,即史学家根据历史遗存和文献构造出来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受到材料和治史者主观品格的制约,不可避免地与当代现实发生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955.
笔者通过比较豫北晋南宋金墓葬中所发现的部分重要的杂剧砖雕和石刻,尝试讨论了当时杂剧演出形象在墓葬空间中表现形式和意义的变化及其所反映的相关丧葬意识的发展.金代晋南的杂剧演出不仅是流行的世俗娱乐,也是当地庙会赛社中重要的酬神娱鬼方式.当时墓葬中各种形式的杂剧砖雕线刻因而不再可以理解为舞台形象的简单复制.它们对当地民众而言,可能包含有某种祭祖祈福的礼仪功用.  相似文献   
956.
冬末春初,寒意尚未退去,但放眼大通农村,处处可见生机勃勃的画面:温室里,各种各样的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暖棚罔舍里,牛羊膘肥体壮;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车间里,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近年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957.
湟源城隍庙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湟源古城内西北隅,庙宇坐北向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大照壁、山门殿、过厅带戏台、牌坊、城隍殿(亦称鉴心殿)及后寝宫。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十王殿、配房等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3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约6000余平方米。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可贵的是殿宇房舍无一例外仍为清代原构,院内台基踏步、卵石铺地均保持百年前原样,是我省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958.
张正 《中国土族》2009,(4):70-71
我与郭建强相识已久,一直引为兄弟,他少言寡语,行事沉稳,几乎从我们相识之初就是这个样子,就像他的诗歌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语言风格甚至书写内容的指向上,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不知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相似文献   
959.
历代校勘<史记>的成果不仅为我们保存了一些珍贵的<史记>古本资料,而且它们清楚地显现了古本<史记>如何成为今本<史记>的轨迹;同时,这些校勘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代学者对<史记>的关注以及古代校勘学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60.
近现代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陈垣(1880-1971)先生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渊源颇深.他曾于1921年底至1913年5月和1928年至1929年间,先后两次职掌国家图书馆前身京师图书馆.去世后,他的数千种藏书辗转归入国家图书馆,成为服务于国家文化事业的珍贵典藏.陈垣先生藏书重于实用,因此,其所藏之书基本上为所阅读之书,留存于藏书上的珍贵批校、题跋,反映了他的艰辛学术历程.他又广交时贤,乐于助学,领袖群伦,与许多学者建立了十分融洽的关系,其藏书中有不少即来自同道故友、晚学弟子的呈赠,这部分书籍以及其中的题赠,不仅反映了他与题赠者的学术交谊,也能体现他的学术思想与方法.笔者兹据读书所见,结合相关材料,对陈垣藏书中的批校、题赠本做一初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