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25篇
  786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Standard hedonic house pricing assumes that house price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intangible to be priced. A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supply as well as the demand for housing depends on the intangible.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value access to the Trans‐Israel Highway (TIH). Using spatial panel data (2002–2008) we show that TIH had two effects on the housing market. It increased house prices in locations with greater access to TIH, and it affected hous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 hedonic pricing would have underestimated the value of access because it ignores the effects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on the intangible to be priced. House prices began to increase three years before TIH was inaugurated, but housing construction did not anticipate the inauguration of TIH.  相似文献   
42.
Book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Glenn Burger and Steven F. Kruger (eds), Queering the Middle Ages John Howard, Men Like That: A Southern Queer History Stephen O. Murray, Homosexualities  相似文献   
43.
距离因素是影响旅游地客源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关键因素,现代交通技术的变革,信息化及网络技术的普及造成的时空汇聚使距离因素弱化。以距离因素的多维尺度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时空缩减”背景下的游客出游距离的变化趋势;构建旅游地客源市场演化的理论模型,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探讨了旅游地吸引半径的变化动向;结合游客出游距离和旅游地吸引半径的演化趋势,阐述了旅游地客源市场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并剖析了其内在机理;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对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和检验,为旅游地客源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4.
赵欣 《史学集刊》2007,(4):75-82
鸦片战争强制性地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1848年以后,随着北美至中国航线的开通,一部分居住在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人在多种原因的驱使下,远渡重洋来到北美。在美国西部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华侨华人社区,使中国的古老文明渐次播散到美国西部各州。随着北美华侨华人的不断扩展,不同类型的华侨华人在不同的领域里(商业、建筑、科技教育、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许多文化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和主动传播。被动的传播形成了美国多元文化的文化飞地,主动的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文化的大熔炉里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交叉式的边缘文化。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随着大批旅美华侨华人陆续返回故乡,他们也把西方文明带回侨乡。它们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冲突、融合,从而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侨乡形成了新鲜的、西方式的边缘文化。  相似文献   
45.
赵新平 《史学月刊》2007,3(8):109-113
民初晋北乡村作为历史大变革时期重要的社会单元,其生活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领域,还包括劳动生活方式和婚姻生活方式等。且由于晋北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区,故在生活方式上呈现出一些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赵赟 《安徽史学》2021,(1):143-150
清代保甲制度在盐务系统的推行,强化了对基层灶户的监控,重在源头上稽查和告发私盐.文章重点考察两淮盐场保甲制的产生与实施、内容与特点,以及与州县民户保甲的区别,揭示灶户保甲在清代的适应性生成和演化的问题.一方面,食盐国家"专卖"体制,决定了灶户保甲的"专制"主义特色,组织化的保甲制与火伏制,共同构成盐务系统的基层治安网络.另一方面,灶户保甲的废弛,折射了保甲制"集体性惩罚"的悖论,"厉而不严",实质是社会衰败在盐务系统的突出表现与反映.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九种<皇朝经世文编>为史料依据,考察近代科学知识从西方输入时,晚清社会大众如何进行文化和知识架构的调整,以试图认识近代科学的本质,形成自己对近代科学的认知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8.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有许多反映此一时期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状况的图画,这些画面形象地描绘了一系列农事操作的全过程。从农具和生产技术两方面,我们可以窥知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49.
陈云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提出了丰富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是其以综合平衡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和以"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为基本内容的经济体制构想的充实和发展,不但对当时克服严重经济困难的决策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0.
肇始于法国的遗产保护运动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而遗产价值却一直是个近乎扑朔迷离的话题。与一般商品相比,遗产有何特殊的价值与使用价值,遗产价值如何衡量及其对对现代社会的意义都有待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看,过去之于现在,是古为今用的过程,亦是遗产价值从神圣走向世俗的关键缘由。无论是遗产保护热、遗产研究热,还是遗产旅游热,都在判断、建构、计算与赋予这四个面相上论证着遗产的价值,进而揭示遗产价值表象下人类集团的精神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