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篇
  免费   4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徐乐 《史学月刊》2005,9(11):53-58
1950年新中国政府发行了第一笔公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上海私营金融业在认购初期态度比较谨慎,不久转为积极认购,但进入缴款阶段,各行庄公司之间的情况出现了差别,超额、足额和欠缴、停缴并存。从整体上看,虽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实力下降和业务经营不景气的状况,上海私营金融业仍努力完成认购任务甚至继续认购,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92.
张一文 《史学月刊》2005,10(8):107-110
张守常教授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又以搜集、整理和考订史料见长,编辑有各类史料集多种,著有《中国近代史纲要》等书。在张先生的诸多编著中,以研究太平军北伐最为史学界注目,先后出版了《太平军北伐资料选编》、《太平军北伐丛稿》和《太平天国北伐史》等三部著作。这三本书,标志着张先生研究太平天国北伐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水陆稻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比较观察,对古稻作文物资料、稻作遗址历史年代的比较分析,证明陆稻由水稻演化而来,先人的驯稻皆由水稻开始,并由平原洼地逐渐向山区高原迁移。进一步论证和肯定了丁颖先生关于水稻是基本型,陆稻是变异型的论断。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梳理,可以将迄今为止已发掘清理的9座晚唐五代时期钱氏家族墓葬划分为以吴越建国为界的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水邱氏墓为代表,后一阶段以马氏墓(康陵)为代表。前后两个阶段的墓葬形制有明显的发展变化,在随葬品的种类及组合方面也有差别。总体上,钱氏家族墓葬以秘色瓷为主要随葬品,特别是在墓内绘刻天文星象图,在同时期墓葬中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995.
俄罗斯华侨华人与俄联邦的移民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 伴随着中俄改革的大潮, 大批中国人涌向了俄罗斯, 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华侨华人群体, 他们为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试图求本溯源, 客观地去认识自17世纪中叶以来华侨华人在俄苏的历史, 揭示、反思新一代华侨华人在俄国的生存发展状态和社会历史背景及他们在俄罗斯各国移民中的地位, 分析不同阶层的俄罗斯人对华侨华人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及俄罗斯联邦政府十多年来移民机构、移民政策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针对中国人的政策变化, 以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华侨华人如何在俄罗斯这片热土上更好地发展, 从而为促进中俄两国人民的睦邻友好、加快两国的经济建设步伐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首次刊布敦煌莫高窟北区B125窟出土的一件回鹘文《增壹阿含经》残卷,对回鹘文原文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文翻译和注释,井对残卷的翻译年代、版本和翻译方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7.
金融为百业之首,它似一条长江大河,其流域就是整个经济。而银行乃金融之主体。由于银行的重要性,中国近代银行史倍受研究的关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涉足此间。检索1949年以来的《全国报刊索引》,我们发现,在建国后的30年间,有关华资银行史的论有10篇左右,但大多是回忆性或介绍性章。①张郁兰所《中国银行业发展史》是这一时期出版的惟一的一部银行史专,该书将1896-1937年中国银行业40多年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兴起时期(1896-1911年)、发展时期(1912-1927年)、继续发展和集中时期(1928-1937年),并概述了每个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对于该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中苏科学技术合作中的技术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初,苏联的技术援华推动了现代技术向中国的大规模转 移。50年代初,为更好地协调、管理中苏在科技合作中的各项事宜,成立了中苏科技合作委员会, 推动了双方在研究机构、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技术科学的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培养提高了我国科 研院所、设计机构和企业的技术能力。1956年,在苏联专家的建议和帮助下,我国制订了十二年 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政策,此举对我国科技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60年代初,随着两国关系的破裂,中苏科技合作中断,因而打乱了我国科技远景规 划的正常实施,造成了中方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和损失。  相似文献   
999.
张研 《安徽史学》2005,1(1):24-35
本文从中国传统社会土地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乡规"、"乡例",探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权属,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土地所有权属的多重性,以及反映中国社会历史实情的土地所有权属的认证与土地所有权属转移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00.
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工矿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广 《安徽史学》2005,8(4):71-75
抗战初期大规模的厂矿内迁运动和战时后方地区工矿建设的勃兴,都与国民政府的工矿行政有密切关系.在战争状态下建立和运作的国民政府战时经济及工矿行政机构,根据国民政府制定的总体经济方针,参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与战时工矿业相关的法规和措施,表现出若干带有时代特征的新气象,取得了比较明显成效,在一定程度体现了政府在发展后方工矿业中的积极作用和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