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0篇
  免费   4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民初宋教仁遇刺案探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 《史学月刊》2006,(9):42-49
宋教仁遇刺是民初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以往的著述中,袁世凯阴谋策划刺宋的说法几成定论。但此说存在不少疑点,从宏观政治形势上看,袁世凯未必愿意刺杀宋教仁;根据具体证据,刺宋是会党头目应夔丞主动提出并策划的,受到洪述祖的推动,袁世凯、赵秉钧是否知情只能存疑。参与推翻清朝的各派势力在民初成为分享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彼此虽有矛盾,但并不会轻率冒险决裂,惟独会党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被排斥于权力格局之外,心怀不满并积极寻找出路,其行为方式又带有浓厚的暴力色彩,成为民初社会中的破坏性因素。会党力量有限,常常依附于其他势力,这样其暴力活动在各势力间起到了激化矛盾的作用,最终加速了合作局面的瓦解和大规模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82.
张旭鹏 《史学月刊》2006,1(5):79-86,93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的有益视角,它有利于揭示现代性充满矛盾和悖论的一面,促使人们加强对现代性的反思并发掘其尚未释放的理性潜能,从而实现现代性的重建。就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者而言,他们对现代性的批判过多地集中于剖析其“西化”本质,忽视了现代性的某些普遍内涵,使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局限于中西对立的二元视野。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现代性,就应当突破上述理论框架,认识到现代性中所包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同时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作用,努力实现现代性的解放功能。  相似文献   
83.
张剑 《文献》2006,(1):157-162
家谱的发展在宋代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不仅表现在家谱编撰方式上由官府主修变为私家修撰,并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向庶民阶层渗透;而且表现在家谱功能上由过去炫耀门第、考校选举等政治功能和婚姻交往等社会功能变为"敬宗收族"的伦理教化功能.但是在北宋前中期,虽然苏洵<苏氏族谱>和欧阳修<欧阳氏谱图>开创了新的修撰范式,响应者似并不多,以至于欧阳修曾对苏洵说:"是不可使独吾二人为之,将天下举不可无也"(<嘉祐集>卷十四<谱例>引).但是晁氏却是能够洞见时代对新的家谱需要的宗族之一.  相似文献   
84.
明朝末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陆续来到中国,并在1685年清朝政府下令四口通商后,同中国展开大规模经济贸易。这种交往催生出了负责同非中国朝贡国的欧洲国家交往的通事。他们既是翻译官,又是政府对外政策的执行者,对中西方之间的交流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5.
华工联合会原名中华旅俄联合会,1917年由在俄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发起成立。成立以后,华工联合会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进入俄国的华工提供了大量帮助。1918年底,华工联合会转变为“无产主义者组织”,它积极对在俄华工进行革命宣传,建立起与中国境内革命组织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此外,华工联合会还促成中国政府与苏维埃俄国之间进行对话,在俄中两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大量史料,追溯了旅俄华工联合会在救援、革命和外交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对华工联合会这一以往较少引人注意的华侨组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86.
本文概括论述了成吉思汗经略西北边疆的出众文略,指出他组建新的依靠力量,经略中西驿路交通,短短几年便统一中国西北边疆,达到了建立欧亚帝国和促进人类古代最广大的一次“握手”的一代辉煌,以及成吉思汗处理西北民族关系和塑建开放性民族结构之成功。同时剖析了他因文化的局限性而造成的两大失误给他本人和子孙带来的悲剧。最后,剖析了领土观念、制度文化、利益依附关系如何成为边疆分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87.
学术界对六朝时期太学与国学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看法。有六朝国学始于东吴孙休时说,有东吴无国学说。有人认为南朝的太学与国学是两所并列的学校,有时两者同置,有时一存一废;有南朝只有国学而无太学说等。事实上东吴并无太学或国学存在;西晋开始在太学之中设置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校舍分离,号称“二学”;东晋先设太学,后又增设国学,并将“二学”校舍合并;南朝“太学”与“国学”为一校二名,由于国学以上层贵族子弟为培养对象,国学的地位和名声高于太学,因此“国学”常常取代“太学”,成为国家最高学府的习惯通称。  相似文献   
88.
犹太名人会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削弱法国境内犹太人的民族性,拿破仑帝国政府召开了犹太名人会议。会议讨论的内容是拿破仑确定的,主要包括:犹太人要与非犹太人通婚;要视法兰西为自己的祖国;削弱拉比(Rabbi)权力;禁止放高利贷等。这些问题的实质是要以法兰西民族为蓝本,从而对犹太人进行法兰西式的改造,体现出强烈的文化种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89.
蒋经国留学苏联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宇 《史学月刊》2006,45(4):67-71
蒋经国在留学苏联期间,受到苏共和斯大林的重视,被吸收为苏共党员并送入高级军事院校深造,其命运随中国革命形势和中苏关系的变化而动荡起伏,他留苏12载,深入苏联政治和社会生活,历经肃托、农业集体化、肃反等各种运动,目睹苏联的种种弊端,对苏联从向往到怀疑,最终彻底背离。苏联通过蒋经国影响蒋介石,使中苏关系形成有利于苏联态势的期冀最终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90.
“世界体系理论”与古代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着重讨论世界体系理论在古代史,特别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史前历史研究中的应用,指出类似世界体系的交流网络在古代两河流域社会鸟鲁克时代已经存在。乌鲁克世界体系研究在方法、角度上给古代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之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将考古学证据与世界体系理论相结合的问题。最后,本文还强调鸟鲁克世界体系是一个更大范围的西亚北非世界体系形成的前奏,将鸟鲁克世界体系放在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内考虑将更有助于推动古代社会的整体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