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6篇 |
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248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107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185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145篇 |
2004年 | 77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6篇 |
1975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工作以中国近现代古法制作墨锭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热重分析(TGA)、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动态光散射分析(DLS)及接触角测试等多种表征方法,分别对墨块本体及其表面描金部分的元素组成,墨锭的烟、胶以及其他添加剂的成分配比,墨颗粒微观形貌及单分散尺寸,墨颗粒聚集状态及尺寸,墨锭表面的亲疏水性等进行了测定,系统研究了几种不同工艺的传统中国墨锭的性质、性能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墨锭在元素组成、成分配比以及微观尺寸、墨颗粒聚集状态、表面亲疏水性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对墨锭物理化学性质的科学检测与分析,可以为中国传统墨锭的科学检测基础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而通过对其具体关联与差异的研究,还可与制墨工艺、墨的品质相关联,为墨的使用、保存和鉴别提供科学依据,为墨的写印效果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乡村振兴要求走乡村内生性发展道路,客观认知乡村发展能力的时空分异格局和交互关系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建设和农民社会生活三个维度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并引入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影响乡村发展能力的敏感因素,以此测度乡村发展能力指数,进而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乡村发展能力的时空交互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中部地区多维乡村发展能力提升,但呈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不同维度间差异化显著;(2)中部地区多维乡村发展能力局域空间格局呈现较强的动态性并整体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3)邻接地级市多维乡村发展能力的时空交互网络以正向关联为主,局部空间呈差异化的竞合态势。 相似文献
93.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生计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但与之相关的研究较为匮乏。文章以栾川县重渡村为案例地,通过对亲代和子代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讨旅游生计代际传承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旅游生计的代际传承经历了亲代生计开拓、子代培养和发展、共同经营、生计传承四个阶段,并与重渡村这一乡村旅游目的地起步、培育、快速发展、规范管理的生命周期相适应。(2)文化因素、主体因素和规制压力是影响生计传承的主要原因。(3)旅游生计的代际传承关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相关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4.
存世印谱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病害是印蜕中印油老化导致的渗化问题。研究表明,印油渗化不仅会在印蜕四周形成黄色或棕色的油渍,而且会导致纸张pH值降低,影响印谱的长久保存。通过对印泥中常用的蓖麻油、菜籽油、茶油、调和印油等六种油脂进行模拟老化实验,发现油脂老化后普遍存在变色、pH值下降和渗化问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老化前后的油脂样品,发现油脂在老化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占比增加,并形成了壬二酸等脂肪族羧酸。油脂老化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导致了变色、酸化、渗化等一系列问题。在印谱实物样品中也发现了饱和脂肪酸。在印谱的保护工作中,应对油脂的老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95.
<淮南子>中的律值与三分损益法计算值有明显差异,明代音律学家朱载堉认为是按平均律推算的结果,这种可能性虽不能排除,但更有可能是在按三分损益法推算的过程中舍去尾数所带来的误差造成的.<后汉书·律历志>中给出的全部六十音律长度值,是严格按三分损益法推算出来的,这里集中使用了一套余数词,文章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为相关文献的校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雅尔塔秘密协定》签订后,美国的对苏政策一直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杜鲁门政府不希望苏联通过参加对日战争的机会扩大其在东亚的影响;另一方面,太平洋军事战略又需要苏联的加入。1945年7月上旬中苏谈判开始后,斯大林对外蒙古特别是对中国东北的要求更是引发了美国官员的担忧。原子弹的出现恰逢其时,迅速成为美国政策逆转的契机。围绕中苏谈判,波茨坦会议期间的美国最高决策不但积极支持中国抵制苏联的要求,试图以中苏谈判拖住苏联参战的步伐,甚至还谋求抢占中国的大连港口。二战还没有结柬,姜苏在东哑的竞争与对抗的帷幕就已拉开。 相似文献
97.
蛇网盖冠龙虎方壶等铜器上的透空精饰,并非“失蜡法”或“失铅法”所制,而为“失镴法”精心杰作。 相似文献
98.
G. E. Lascalea A. Pifferetti M. E. Fernandez De Rapp N. E. Walse De Reca J. P. Northover 《Archaeometry》2002,44(1):83-94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ceremonial bronze axe is described. The axe is assigned to the Santamarian culture of north‐west Argentina, c. 1000–1470 ad, and was selected to increase presently limited knowledge of prehistoric metallurgy in the Andean region of Argentina. Th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used were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gamma radiography, X‐ray diffraction, optical metallography and microhardness testing. The axe was well cast in a bivalve mould, with the only defects in the area of an ancient fracture.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it is made from a tin bronze with a, probably, accidental addition of lead. Arsenic was found as a surface contamination, probably deriving from arsenic in the water of the stream in which the axe was found. The axe shows that Santamarian craftsmen had the skill to decorate the axe in an artistic style with a strong local accent while providing a functional, annealed and cold‐worked cutting edge. 相似文献
99.
10-14世纪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汉文大藏经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宏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6)
汉文大藏经是中国与朝鲜半岛间佛教交流和图书出版交流的重大项目,有着典型意义.10-14世纪,中国刻本汉文大藏经流播朝鲜半岛前后分19次,传去20几藏,或由赐送,或为购买,是当时"贡赐贸易"的生动反映.朝鲜半岛与中国的佛教、出版交流,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在中国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发展,<高丽藏>的三次雕印,就是很好的例证.而且这种交流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只是中国向朝鲜半岛的单向输出,而是双向的互动,循环往复、各擅其能、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0.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校勘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整理报告<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图版、摹本、释文和摹本隶文的仔细校核,共校出错误27条,出现于42处.这些错误大致可分为隶定错误、误加衍文、相互矛盾,误标简号几类,其中隶定错误最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