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1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物质文明不能脱离精神文明而独立存在,人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是历史与文明的聚焦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竞争理念可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新的含义,为精神生产力向物质生产力转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2.
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俗旅游资源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善于开发、综合性开发,才能发挥其历史功能、教化功能、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43.
《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六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承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5):64-71,17
美籍华裔著名历史学家谢正光教授穷多年搜集宇内之力结撰问世的《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材料宏富,考析精要,被誉为清初诗学、史学研究的一部创举之著。然清初当代诗歌选本繁荣的盛况实非一人心力所能尽现。本文仅就所见善本文献,特为增考康熙间刻本5种,乾隆初稿本1种,另添列待访书多种,作为该书补充。 相似文献
44.
45.
信访工作在建国初期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的方式向党和政府反映大量的社会问题,主要集中在失业问题、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违法乱纪问题以及三农问题。信访工作在建国初期对于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对《汉书·地理志》辑录的朱赣“风俗”部分进行详细分析,可知西汉后期完整的风俗区划层次体系,即5个风俗圈、13个风俗区和26个风俗亚区。《汉志》认为,风俗具有时代性特征和风俗区域观念,自然环境、经济结构和人口因素对风俗区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4):115-124
在地理学史和地图学史的研究中,一般关注于古代地图的科学技术价值,而较少讨论其思想史意义,尤其较少讨论方志地图的思想史意义。因此,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绘意向做了初步的考察。认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绘意向中突出地强调了舆图的政治功能,但是对舆图所具有的政治功能的认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外对区域地理景观自身的关注,反映了新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变革萌芽的知识兴趣。这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般的地理学观念与知识系统,同时表现出方志地图在地理学史和地理学思想史中所可能具有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8.
历史文化名城凤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凤阳旅游资源的特点,对其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高句丽灭亡前后,有大量高句丽人在各种背景下迁入唐土,其中包括末代王孙高震一族,以及一些上层权贵.他们或被安置在辽东,被唐朝廷利用来镇抚亡国之民,或作为番将,凭军功辗转进入禁军系统.这些高句丽遗民,从亡国之初与唐朝对抗力争恢复旧国,到两三代以后,逐渐转向认同并接受中原文化,归属意识(自我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0.
潘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21(4):5-16
我们基本上是通过对文本或文献的阅读,才可能重构关于历史时期的地理景观和地理知识,才可能理解历史时期地理景观与地理知识对于古人和今人的意义。因此本文考察了历史文本或文献中地理陈述与地理景观和地理知识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当前对这些地理陈述的不同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