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51.
My first experience of Yushu was on July 25th, 2001, the very day of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ation of Yushu Prefecture. We, with about 100 thousand Tibetan people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Yushu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gathered on the Prairie of Tashigang in Gyegu Town, capital of Yushu,  相似文献   
152.
胡洪彬 《攀登》2011,30(1):27-31
参政议政的科学化是民主党派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各民主党派从完善党派的参政方式和提升参政能力的角度出发、在不断总结自身参政经验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实现科学而有效地参政议政奠定坚实根基的社会历史过程。当前,民主党派要在坚持执政党领导的前提下,加强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培育参政议政人才,加强合作与交流,以促进民主党派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153.
呼啸 《收藏家》2011,(2):16-18
火之用于照明,是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相伴随的。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远古先民们便将涂抹了油脂的树枝作为火炬用以照明。这种火炬便被称为"烛",孔颖达在注疏《礼记·曲礼上》中的"烛不见跋"一句时便曾说"古者未有蜡烛,惟呼火炬为烛也"。  相似文献   
154.
《孙应时的学宦生涯——道学追随者对南宋中期政局变动的因应》①是黄宽重2018年出版的学术专著。读者从书题中可初步了解作者的研究旨趣,即通过梳理孙应时个人的学宦生涯,探讨南宋中期发生的以“庆元党禁”为标志性事件的一系列政局变动中,孙应时及其代表的“道学追随者”如何应对这一可能吞噬他们的危局。  相似文献   
155.
文嫮  张强国  粟旭 《人文地理》2019,34(2):97-104
选取2003-2015年占据当年票房75%以上的中国电影为样本,基于中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分工联系数据构建了城市网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展开了分析,并进一步剖析了其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①城市网络的密度为0.25,城市间的联系较为稀疏。②城市网络呈现出“一主两副”的“中心-外围”结构,北京是主核心,香港和上海均为副核心,其它81个城市处于外围。③城市网络中的强联系围绕北京展开。具体来看,香港、上海与北京的联系最为多元和紧密,首尔、台北、曼谷与北京的联系多为价值链的纵向配套,广州、天津、金华与北京之间的联系多为价值链的横向合作。④中国电影产业的三重属性、尤其是政治属性深刻地影响了其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6.
宋代是近古时期的开始,宋代主流思想发生了重大变革,奠定了近古的思想传统。同时,宋代也是技术繁荣时期,中国印刷术在宋代迎来了高峰。作为思想发展的载体,繁荣的印刷媒介对思想的演化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主流思想变革的三个过程:旧思想的瓦解和转化、思想间融合、新思想普及。  相似文献   
157.
This volume brings together accounts of biographies of women covering a span of history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Its aim is to define and provide interpretive clues on the genre.It is,as the editors Joan Judge and Hu Ying point out,partly a study of epistemology,as many of the authors grapple with the issue of whether or not historians can claim to know the lives,including the inner worlds,of Chinese women through time,using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That seems to me a bit of a "straw wo/man," for knowledge of historical subjects is always mediated by sources.Nonetheless,the contributors,wri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r literature studies,bring a wide variety of viewpoints to bear on questions of the usefulness of women's biography for understanding changes in society,and in the process introduce some fascinating Chinese women.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
中亚国家独立前后跨国民族的迁移对其民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亚各国民族结构主体民族化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中亚国家政局动荡、经济陷于危机的形势下,民族结构的主体民族化有利于各国暂时缓解民族矛盾和稳定政局,有利于暂时缓解失业带来的社会压力;然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它侵蚀了中亚社会稳定的基石,不利于中亚各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破坏了良性的社会结构,加速了中亚社会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