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篇
  免费   15篇
  1695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双核结构模式与福建区域发展战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域单元的完整性非常突出。境内散布的山地丘陵进一步将福建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大大小小的流域。这样的自然地理背景赋予福建特有的人文地理特征。综合对福建自然人文地域分异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福建省存在着以下2个双核结构,即南平-福州、龙岩-厦门,分别以福建省的两大流域,即闽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为产生、发展的区域背景。应当以沿海为一级轴线,以2个双核结构为二级轴线,以\"π\"形空间格局作为福建省区域开发的基本框架。原因在于,南平、龙岩为核心的福建内陆地区,分别是福建古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发源地,重点开发的必要性非常突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南平、龙岩这2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壮大,可以此为桥头堡,进一步增强福建以福州、厦门为端点的港口的吸引腹地,强化福建对江西等内陆省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录了玄奘自瓜州偷渡玉门关的经历,结合苏联军事地图以及实地考察进行“精准复原”,可知小宛城遗址很可能就是符合玄奘记录的唐代玉门关旧址。在截山子山谷的南端还新发现了一座烽燧,更加确定这条道路就是当年唐瓜州城通往玉门关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3.
《新唐书·方镇表》《旧唐书·地理志》等史籍关于唐代宗朝鄂岳镇建置的记载不准确,在辖区变动、观察使建置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牴牾。结合其他史料做对比分析,可知沔、蕲、黄三州在代宗朝皆不曾一直隶属鄂岳镇;鄂岳观察使的建置时间在大历八年。  相似文献   
994.
清代为处理移民户籍问题,各地在既有图甲体系外建立特殊的移民图甲。以新见江西宜春县图甲册、图甲合约、图甲账簿为核心资料,从图甲体系的重建、移民图甲的废立以及图甲的实际运行方面,对清代宜春县这一移民社会中的图甲体系作初步考察可知,清代宜春县图甲体系深受移民的影响,移民不仅大量进入原有的图甲体系,而且成立了专门的移民图甲。图甲的实际运行以各种“置酒”活动为依托,通过“置酒”仪式联络分散的图甲成员,加深彼此的认同感,讨论决定图内事务,并以合约的形式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95.
近现代油画有机基质组分复杂、难辨,其分析鉴定是当今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难点之一。利用微损分析技术研究油画文物复杂的基质结构、材料和技法,可以阐明油画特定层的性质和状况,对于专业保护人员制定修复决策至关重要——这对选择正确修复技术非常有用,关系到修复后油画的安全状态,因此已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和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THM-Py-GC/MS)等微损分析技术对一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油画《德涅泊尔河的秋天》进行科技分析。研究发现,综合运用这些微损分析技术可以有效识别油画用的胶结介质和其中添加剂的种类,最大限度、准确、完整地提取样品中所蕴含的信息。结果表明,该油画的有机胶结材料为聚乙烯醋酸酯类材料和亚麻籽油,同时聚乙烯醋酸酯类材料中使用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增塑剂。裂解产物中不含光油树脂类成分,说明画作下部的光亮层并非作者有意上的光油层。此外,油画部分区域还添加了蜂蜡作为改性材料,起到增加颜料稠度、可塑性和减弱光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纸质文物很容易损坏,能存留至今的不多,越是早期的越稀少,因此纸质文物非常宝贵,做好纸质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常规的纸张特性分析方法往往损伤和破坏文物本身,因此需要了解无损和微损分析纸质文物的方法。这里介绍了纸的物理性能分析、纤维形态观测、纸的生产工艺推断、扫描电镜观察及其他分析方法。纸质文物的无损和微损分析方法可供文物工作者在基本不损伤和破坏纸质文物的情况下,分析该文物的特点,获取其原料组成、制造时期、生产工艺、舂捣打浆处理程度、纤维配比等信息。  相似文献   
997.
为科学认知秦陵K9901坑出土百戏俑彩绘颜料及胶结材料的种类,使用偏光显微、拉曼光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方法对百戏俑的粉红色彩绘和粉白色彩绘残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粉白色彩绘是由朱砂与铅白混合而成,粉红色是由朱砂与骨白混合制作而成;而颜料层的胶结材料为动物胶。本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认知秦陵丰富的考古学文化提供重要的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998.
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委托,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对新疆帕米尔吉尔赞喀勒拜火教墓地出土纺织品进行分析检测。采用形貌观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组织结构观测等方法对样本进行了纤维鉴别、染料测试、组织结构分析,从中发现的纤维品种包括桑蚕丝、毛,染料品种包括西茜草、靛青、黄檗等,织物品种包括毛罽、编织物、绢等。结合历史考古资料对上述分析检测结果进行解读,大量的毛纺织品表明在距今2500年前的帕米尔高原,纺织品具有明显的西域当地性,而具有典型汉文化特色的桑蚕丝和黄檗体现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和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999.
清末滇缅划界谈判是近代中缅边界变迁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借助外交档案和条约舆图等资料,对中英谈判涉及的滇缅边界划定和变迁过程作细致复原。光绪年间《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约》和《中缅条约附款及专条》的签订基本划定了滇缅中段的边界线。中英对“分水岭”地理认知上的矛盾,对尖高山以北段未定界的交涉产生重要影响,结果使中国事实上丧失了对尖高山以北、扒拉大山—高良共山以西小江流域的领土主权。在南段未定界,双方对边界会勘依据有诸多分歧,难以取得共识。清末中英关于滇缅边界问题的谈判结果,基本塑造了当今中缅边界的走向,对其后民国时期与20世纪60年代中缅两国的边界谈判和最终划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张洋  张敏 《人文地理》2016,31(3):27-32
大型购物中心成为研究现代都市女性身份与社会、空间关系的三棱镜。本文聚焦于\"幼童母亲\"这一群体,探究其身份认同与购物中心的相互建构过程。通过南京市虹悦城购物中心的研究发现,幼童母亲在购物中心内建立起了多种身份认同,并在身份认同驱使下形成多重实践。这一过程使得幼童母亲在购物空间中突破了传统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二元划分,借助私密空间的综合性和社会化实现了女性自我个性的释放,实现了社会性别空间的重新定义,同时也重新定义和建构了大型购物中心这一现代都市消费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