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Recent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spatial association rule (SAR) mining a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geographic pattern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Nevertheless, important spatial components embedded in the studied phenomenon, in particular complex spatial functional relations such as neighborhood effects and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have largely been neglected. This article unravels this specific problem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SAR mining practices in spatial data analytics. The main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specification of complex spatial components by means of spatial dependence properties of the data and on how to integrate them in the process of SAR mining.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dubbed SpatialARMED is proposed for the effective extraction of spatial patterns. The framework is then showcased through its application to crim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2.
LI, Y.J., HAN, G., NEL, A. REN, D., PANG, H. & LIU. X.L., September 2012. A new fossil petalurid dragonfly (Odonata: Petaluroidea: Aktassiidae) from the Cretaceous of China. Alcheringa 36, 321–324. ISSN 0311-5518.

The new petalurid species Pseudocymatophlebia boda is described from Lower Cretaceous strata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It provides addition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for this genus, which has been previously recorded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England. Together with Aktassia, it is the second aktassiid genus with a very wide distribution, even though this family remains known only from Eurasia. Furthermore, a new name, Brachaktassia gen. nov., is proposed to replace the brachiopod genus Aktassia Popov, 1976.  相似文献   
153.
周安庆  张宏 《收藏家》2012,(3):65-69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往今来一直倍受不少士子才人的追求向往。从观山看水到图画山川,中国传统山水画更多地赋予了描绘对象以主观意尚旨趣,可谓是一种人格化的绘画艺术。史上文人画家送别戚友,诗画咏叹不绝,曾经留下不少的逸闻轶事。明代中叶陈沂创作的《龙江晓饯图》画卷(纸本设色,画芯纵26.2、横185.7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就是一幅比较典型的饯行送别佳作。  相似文献   
154.
清光绪朝戊戌科状元夏同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身份留学日本的留学生,是中国行政法历史上最早编写《行政法》的法学家之一;他同时也是出色的法学教育家,广东法政学堂的创办者;还是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理事,参与了《天坛宪法》的起草;既任过多个行政职务,还是很有才能的社会活动家。但他留给后世最有意义的是他编写的《行政法》,该《行政法》无论从编写水平、出版的时间还是其内容的丰富详实方面,都无庸置疑地确立了他作为中国行政法历史上的先驱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5.
论文依据对青田县方山、船寮等地华侨村官以及所管辖的村民进行田野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华侨村官群体出现的原因、作用和特点,剖析了华侨村官工作中存在的阻碍和不足,以及工作中“水土不服”现象和阻碍的因素,旨在为地方政府研究制订华侨参政长效机制提供参考,并以期社会对华侨参政这一新现象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6.
我国特大城市协调性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与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城市现代化与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缓解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城市发展面临的主客观因素复杂,发展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大城市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城市盲目蔓延,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发展严重不协调。针对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协调性问题,对其发展背景、挑战、研究的必要性和创新模式构建等根本性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以全面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7.
国外高速铁路空间经济效应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嵩  李红 《人文地理》2014,29(1):9-14
国外高铁建设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严重落后于建设实践。在对国外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高铁诱发的空间经济效应为切入点,将国外评估高铁空间经济效应的理论与方法归纳为成本-效益、新经济地理学、可达性、可计算一般均衡与Logit离散选择模型五类,认为从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来看,国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多维空间尺度效应、受影响的经济部门、站点周围土地利用形式、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关系以及总体效应等方面。最后指出可从实地调查、案例对比及综合研究等方面强化国内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8.
李彦辉  朱竑 《人文地理》2013,28(6):17-21
文章在探讨地方、地方传奇、集体记忆、国家认同等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西方学者从地理学视角对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用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以黄埔军校旧址及其游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方、地方传奇与游客的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及地方传奇唤起了游客的集体记忆,增强了爱国情感。而这种爱国情感正是国家认同的一部分。研究尝试把地方传奇(placemyth)作为概念引入记忆地理研究领域,作为对该领域"传奇"(myth)这一概念的拓展,以期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的丰富、文化地理研究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9.
熊帼  张敏  姚磊  汪侠 《人文地理》2013,28(5):31
大学城生活主体大学生与之是否存在积极的关系,对大学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地方依恋理论,对南京仙林大学城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大学生地方依恋维度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加以验证和修正,发现大学生的地方依恋具有地方认同、功能依赖和情感依赖三个维度特征,地方依恋进一步有助于地方根植性形成。其中,大学生的功能依赖对地方依恋作用为负。总体上,仙林大学生的地方依恋处于由地方认同到地方依赖的过渡阶段。本研究为近年来中国涌现的大学城建设热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评判视角。  相似文献   
160.
在法律多元的视角下,清代刑事性地方性法规具有不同于现代法理的内涵及特点.在创制、引用等实践环节中,此类法规极大程度脱离了地域特点的影响而成为审断经验的载体,其特点的变换亦足以体现清代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立法、司法的权限纠葛及相关的法律施用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