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44篇
  1202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安徽省南陵县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而且规模最大的冶炼中心之一,其古代矿冶遗址可上溯至西周晚期。本研究对南陵出土的不同年代和类别的青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检测及合金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容器存在铜铅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但是热锻淬火的容器却不含铅,含锡量恰好位于适合该工艺操作并具有良好性能的区间。兵器、工具、车马饰均为铜锡二元合金,说明当时的工匠对于合金成分配比与性能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越式鼎腹部样品具有热锻淬火马氏体组织,同样的金属结构还见于汉代铜锣等乐器、峡江地区战国中晚期青铜剑、江都大桥镇南朝青铜器窖藏出土的多件青铜容器,而镇江地区出土吴国青铜戈则具有铸造淬火组织,工艺稍有差别。这些器物中发现高锡青铜淬火组织不是偶然的,高锡青铜热锻淬火技术至少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用以改善高锡青铜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进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生态旅游是21世纪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形式,自1980年正式提出后迅速在学术界和实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文着重分析了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来、体系构成和要素内涵,并对其发展演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在可持续思想下生态旅游的提升,以及对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理古城民居客栈中外游客满意度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大理古城民居客栈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大理古城民居客栈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通过对大理古城民居客栈的中外游客满意度调查,采用实证研究、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中外游客满意度,以期对类似民居客栈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中外游客对大理古城民居客栈的产品与服务是持肯定态度的;中国游客对大理古城民居客栈的总体满意度普遍高于外国游客;中外游客都对大理古城民居客栈表示了很高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海滨(岛)旅游业的发展,浙江省舟山群岛将会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目前舟山群岛旅游空间格局具有较大的不均衡性,限制了其区域联动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舟山群岛旅游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的动力机制,提出应构建层级性旅游空间发展格局,逐步实现海陆一体化,推动东海区域旅游板块的形成;最后文章概述了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及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结构稳定性是评估文物安全的重要方面。三星堆二号坑出土1号青铜树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且存在腐蚀、裂纹等危险因素,为了充分记录、评估其保存状况,本研究在原始几何形状和内部构造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建立其几何模型和数值模型,并估算出青铜神树的质量分布和质心位置等无法实地测量的数据,并使用有限元方法,从应力和位移的角度分析青铜树的静置状态下的安全性。经过有限元模拟和材料力学简化计算,发现龙身和树干连接处、树枝根部应力较大,是易受损区域。  相似文献   
16.
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北周武帝孝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由于墓葬多次被盗,又多次进水,导致墓内的文物发生严重扰乱和腐蚀,尤其是墓内发现的大量易碎、细小及糟朽的有机质文物,使现场清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地层中的所有考古信息,首次大规模、针对性地对孝陵五号天井东、西龛,四号天井东龛,甬道及墓室的文物采取了整体分割打包,运回实验室进行微型发掘的方法。通过对现场提取的74个石膏包的微型发掘和清理,获得了在现场无法发现的重要文物和遗迹,共清出文物2330件。尤其是直径不足1mm的无色琉璃珠在显微镜下的发现更是将微型发掘的优势凸显到了极点。它不仅弥补了现场发掘的不足,更是利用先进仪器,将考古发掘、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完美地进行了融合。实践证明实验室微型发掘方法是考古现场发掘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墓葬壁画是一种重要的彩绘文物,对其进行揭取搬迁并加固修复是目前主要的保护方式。而在揭取搬迁时,对壁画绘画内容和颜料进行数字化记录及特性分析,是后续壁画表层合理修复的重要依据。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属性与视觉同步感知的信息探测手段,可以用于壁画表面颜料层的高维信息记录与材质属性分析;同时,利用高光谱伪彩色显示技术可以实现颜料色彩的虚拟复原。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光谱分析与带通能量积分的壁画颜料色彩虚拟修复方法,并利用采集的颜料光谱数据、壁画高光谱成像数据与模拟真实场景下的混合颜料光谱数据进行壁画颜料识别与色彩虚拟复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选取的唐墓壁画上的红、黄、蓝、绿四种颜料,其融合光谱识别结果是:武惠妃墓的红色颜料为朱砂/银珠、韩休墓的黄色颜料为石黄/雌黄、武惠妃墓的蓝色颜料为石青/青金石、韩休墓的绿色颜料为石绿的匹配度最大;同时,基于上述识别结果,得到了纯色复原和壁画基底绘制复原的壁画颜料色彩虚拟复原结果,可以为壁画实体修复提供颜料层视觉修复的参考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在壁画保护及活化利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创新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深圳发展会展旅游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群 《人文地理》2004,19(2):52-55
会展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且能够提升城市国内、国际形象,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论述了深圳发展会展旅游的优越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在Likert量表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旅游地游客可进入性的量化评价模型,并以九寨沟为案例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景区内部交通及信息条件、硬件设施及服务环境、文化环境、舒适性及卫生状况是游客对九寨沟可进入性感知的主要内容;②景区内部交通、医疗条件、治安及人身安全是游客预期中影响景区可进入性的强障碍因子;③游客对景区可进入性整体达满意水平;④游客对景区可进入性感知的评价在游后整体高于游前,九寨沟游客可进入性尚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景区应有针对性的展开旅游营销以增强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杨新军 《人文地理》2015,30(5):159-159
当前,中国城市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城市物质环境建设如火如荼,城市社会阶层与社会结构也面临着蜕变与重组,城市空间处于不断地转型与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