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莫友芝(1811-1871)是晚清贵州著名的学者、宋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郑珍皆被人目为西南巨儒,在文学史、艺术史、学术史上都很有贡献.他生平著述繁富,除已刊刻行世的《郘亭诗钞》、《郘亭遗诗》、《影山词》、《郘亭遗文》、《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遵义府志》(与郑珍合著)、《黔诗纪略》、《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樗茧注》(郑珍著,莫友芝注)、《韵学源流》、《古今集联》、《持静斋藏书记要》等十数种外,散佚人间的重要未刊手稿还有很多,如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善本室的《甲辰家规》(甲辰即道光二十四年,1844),收在莫友芝手稿《郘亭文集》中.其封面有庸斋题记: 相似文献
22.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已由云南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这套丛书的出版为民族研究工作提供了崭新的调查资料,更有利于民族部门了解民族的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使中国的民族工作更上一层楼,走在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23.
《献征录》是明代焦竑编纂的一部记载本朝人物的传记史书,所收人物跨度之大,数量之多,史无前例。该书不仅是《明史》、《国榷》等文献的重要史源之一,而且在纠谬、补阙、辑佚其他明史文献方面也具有可贵的史料价值。但作为一部假一人之力而完成的宏大史著,该书也存在体例不一、内容讹误、传记重复、引文出处不明等不足。 相似文献
24.
在《反分裂国家法》酝酿、立法、颁行的过程中,华侨华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华侨华人早就有以立法遏制"台独"的倡议,并向温家宝总理提议,成为酝酿《反分裂国家法》的重要来源;《反分裂国家法》立法程序启动后,华侨华人统一认识,积极献言献策,力正视听,并见证了此法通过的历史时刻;《反分裂国家法》颁行后,华侨华人广泛拥护,对"台独"等各种分裂分子的行径进行了抨击,对华社①的不同意见进行交流,促进了国际社会和华社对此法的认同。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三阶教并没有影响到大住圣窟的开凿,大住圣窟刻经反映了华严经卢舍那"十方三世"思想和末法思想,而实际用途是礼佛忏悔灭罪,而不是三阶教的普佛思想。甚至可以说大住圣窟的内容反而有可能对三阶教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26.
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入志书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地方特色的需要,也是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纂人员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志,拓宽渠道,博采精收,并做到记述方式合理、方法运用得当、内容涵盖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一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8.
A Comparison of Three Exploratory Methods for Cluster Detection in Spatial Point Patter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performances of three exploratory methods for cluster detection in spatial point patterns where the at-risk population is known. After reviewing two existing methods, Openshaw et al. (1987) and Besag and Newell (1991), an alternative method is introduced. These three methods are then compared empirically using two point patterns drawn from a disaggregate housing database consisting of 28,832 observations. Each observation in the data set contains attributes of single-family detached dwellings in the City of Amherst, New York.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new insights in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methods, as previous applications have used spatially aggregated (and hence rather inaccurate) data. The paper also demonstrates the utility of GIS for this type of spati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29.
詹石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6):20-23
本认为彭耜与王庆升是道教金丹派的两位重要传人,他们都有诗词作品传世。彭耜的作品保存于《金华冲碧丹经秘旨》;王庆升的作品保存于《爰清子至命篇》及《三极至命筌蹄》中。他们的诗词作品通过特殊的意象组合,暗示了内丹修炼的原理与境界,体现了道教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0.
<正>导论:景观的两面景观考古学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后期,皮特里弗斯将军(General Pitt Rivers)在英国Cranborne Chase周边的调查和发掘工作中就已经注意到了将考古发掘的成果融入到特定地区的区域背景中进行观察(Pitt Rivers 1987)。这种做法有时能够让考古学家避免过于关注单个遗址。到了20世纪,英国一个主要研究传统是将景观看作一种不断被改造的物质痕迹,即"真实世界的特征组合,包括纯自然的、半自然的和纯人工的存在",这些东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能够研究的(Rober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