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Fu, Y., & Huang, D., December 2018. New sinoalids (Insecta: Hemiptera: Cercopoidea) from Middle to Upper Jurassic strata at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China. Alcheringa 43, 246–256. ISSN 0311-5518.

A new fossil genus with three species of Sinoalidae, Parasinoala daohugouensis gen. et sp. nov., Parasinoala minuta gen. et sp. nov., Parasinoala magnus gen. et sp. nov., from the Middle to Upper Jurassic Haifanggou Formation at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northeastern China,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 new genus differs from other sinoalids by the tegmen with RA having 2–3 branches, MP with 3–4 branches and MP of hind wings with two branches, which indicates the terminal branches of RA and MP are highly variable within Sinoalidae. The new discovery greatly increases the palaeodiversity of sinoalids in the early assemblage of the Yanliao biota from the Daohugou beds.

Yanzhe Fu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laeobiology and Stratigraphy,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PR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PR China; Diying Huang*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laeobiology and Stratigraphy,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Life and Paleoenviron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PR China.  相似文献   

662.
麦积山石窟保存的大量壁画是研究石窟壁画艺术与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利用悬浮沉淀法、纤维形貌观察法,结合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拉曼光谱等检测方法对麦积山131窟壁画残块地仗层及其添加物、颜料层进行科学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31窟壁画地仗层使用的黏土应该是麦积山周边稍远地区的天然细质黄土,且粗、细泥层中均人为添加有砂粒,但粗泥层中添加砂粒较细泥层更多、颗粒较大且颗粒度不均匀。粗泥层中添加纤维为麦衣、麦秆,细泥层添加麻纤维。壁画烟熏污染物主要显色物质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炭黑,红色颜料主要是铅丹、朱砂、铁红,白色底色层的成分是方解石。研究结果不仅为探讨麦积山石窟壁画材质与制作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而且对后期壁画的保护修复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3.
区域稳定性监测是石窟寺长期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庆阳北石窟寺所在区域为对象,基于2019年的15景Sentinel-1A卫星雷达影像,采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研究区稳定性进行监测,获取了研究区雷达视线向形变速率及时序形变,分析了研究区形变的空间、时间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监测结果表明:北石窟寺所赋存的覆钟山山体整体稳定,存在微小形变,不存在潜在滑坡变形特征;研究区主要形变区沿河分布,蒲、茹两河交汇处形变最为明显;研究区时序形变呈现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性,造成其规律性的原因为随季节变化的土壤侵蚀和董志塬固沟保塬项目的实施。该研究证明了InSAR技术在文物遗址区域稳定性监测的可行性,以及其在具有长期性、可靠性的优势,为石窟寺遗址长期预防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64.
HUANG, D., FU, Y. & NEL, A. 4 October 2019. The first Chinese representative of the Jurassic damseldragonfly genus Hypsothemis (Odonata: Isophlebioidea: Campterophlebiidae). Alcheringa 44, 99–103. ISSN 0311–5518

A new campterophlebiid damsel-dragonfly, Hypsothemis sinensis sp. nov., is described from the lowermost Upper Jurassic Haifanggou Formation at the Daohugou locality in the Ningcheng Basin, China. This is the first Chinese representative of this genus, previously known only from the coeval upper Karabastau Formation in Kazakhstan, reflecting strong palaeobiogeographic links between these two entomofaunas.

Diying Huang [] and Yanzhe Fu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laeobiology and Stratigraphy,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Life and Paleo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PR China; André Nel [], Institut de Systématique, Evolution, Biodiversité, ISYEB, UMR 7205, CNRS, MNHN, UPMC, EPHE,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Sorbonne Universités, Université des Antilles, 57, rue Cuvier, CP 50, Entomologie 75005 Paris, France.  相似文献   
665.
西安市雁塔区集中发现了一处元代家族墓,是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两座编号为M38、M40的墓葬残留壁画,壁画残损但颜色鲜艳,基本保留了颜料层结构信息。为了解这两座元墓壁画的颜料类型,通过剖面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拉曼光谱和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壁画颜料成分开展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壁画颜料包含矿物颜料和有机染料——红色颜料有铅丹、朱砂、铁红,黑色颜料为炭黑,白色颜料为白垩,绿色颜料为石绿,蓝色颜料为石青和靛蓝;墓葬M38的壁画有白灰层,墓葬M40的壁画无白灰层。靛蓝的应用是西安地区继唐代韩休墓壁画中发现之后的又一使用实例,为靛蓝在元代作为绘画材料在壁画中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资料。研究结果也将为两处元代墓葬壁画后续的保护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66.
667.
668.
黄鑫  邹统钎  储德平 《人文地理》2020,35(3):93-103
乡村治理是乡村研究的显题,研究发展新兴产业的乡村治理对振兴乡村意义重大,但较为匮乏。本研究基于对陕西省袁家村1949—2019年的治理历程的梳理,探讨旅游乡村治理的演变机理以及成功模式。研究发现:①中国乡村治理经历“宗族自治”、“寡头他治”两个阶段,良性的治理模式需要内生动力和外生要素的共同作用。②旅游乡村治理的主体更加多元、目标更聚焦于集体发展、机制更追求正义、系统更不稳定。③有效的旅游乡村治理需要构建“集体共治”模式和动态开放的治理系统,注重社区精神的约束力,促进旅游乡村发展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669.
吴欣 《民俗研究》2010,(1):147-159
明清时期,东阿县苫山村落中的不同宗族组织不断加强宗族建设,通过宗族凝聚纽带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变迁,并进而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主相对稳固的社区村落结构。在时空的脉络中,这种结构又通过共享的记忆、神话、价值等要素以及建立在宗族之上得到人们认同与遵守的伦理规范及制度,维护着村落的自洽性特质。这种特性的运行方式是合作与共赢,而非现代社会的竞争与公平。  相似文献   
670.
时光跨入21世纪,地处高原的青海省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各行各业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经历着从“单位人”、“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化,面对各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