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32年重建的凤山祖庙,整座庙宇金碧辉煌,其建筑艺术之精湛,风格之独特。饮誉海内外。1994年重修首期工程的完成,在保留了原来建筑艺术精华及独特地方风格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更臻完美。  相似文献   
12.
要进行现代化尝试,必须形成一定发达程度的商品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建立一整套有效的产权制度。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中央权威。形成具有现代性的思想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群体的壮大。由于制度的差异,具体国情和历史起点不同,中日两国所走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战国秦汉西南边疆思想的区域性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对战国秦汉时期西南边疆思想的区域性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西南边疆开发的战略思想、经济思想和人才思想均表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区域特征。在战国秦汉时期边疆开拓的战略思想和整体布局中,西南边疆虽然处于从属地位,开发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应急性和随意性,但开发成就显著,这与西南边疆开发策略思想的正确和实施的有效性有密切关系。北南向协济的区域经济思想和以西南本土籍巴蜀人治理西南边疆的人才思想指导下所确定的开发方略和治边措施,就是充分依托战国以来200余年西南北部巴蜀的开发成就和资源,进行西南南部边疆的开发和治理。  相似文献   
14.
儒家仁学在晚清得到思想上的阐发和某种程度的践履.康有为、谭嗣同等戊戌思想家既重释仁学的内圣修养,又阐发仁政学说,并在重民意识、平等思想和理想人格等方面将仁学与启蒙思想会通起来.他们执着于仁的理念,但在近代中国,仁学难以开出新的外王功业.在成圣成仁的追求中,康、谭等人的社会方案更加走向道德理想主义,人生结局也染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5.
近代文化变迁以来,“中国哲学”这个称谓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哲学作为一件“事情”,在中国是有的,哲学本也不是件东西。“事情”,德语为Sache,意指“争执”,“论争”。自古希腊,“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是无尽的探问与追思,是爱者与被爱者之间的互通有无,即“对话”,因此对话是哲学的最为原初最为根本的形式,其表达形式则应该是多种多样并且与生活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愙鼎与愙斋     
罗宏才 《收藏家》2008,(7):70-72
1937年出版的《华云杂记》上卷,陕西近代学者党晴梵曾以《周愙鼎》为题,记述了如下一段饶有趣味的金石佳话。“清光绪二年(1876年),凤翔周氏以所藏鼎一,携之长安,装潢座、盖、木匣,将备陈设之具。时吴县吴清卿先生(大澂)督学陕西,见之,以为寰宝,周即以鼎赠。周盖昔年得于古董商者,其出土年月地址,均不可知。  相似文献   
17.
族氏铭文是金文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见于商周铜器,大多为作器者的族氏名号.族氏铭文构形奇特,考释困难,至今仍是金文研究领域中的一大难题.自北宋嘉祐年间,有关族氏铭文的搜集、著录、考释就已经开始.毫无疑问,这是研究族氏铭文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宋人筚路蓝缕取得的成果值得珍视.然而,在今人有关论著中,除对宋代金石学评价较高外,学者们对此多以随意猜测论之.宋代学者的族氏铭文研究是否真的乏善可陈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考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考古材料显示,汉水中游地区是我国史前猪骨随葬习俗分布的又一中心区域,它与海岱地区相比毫不逊色.雕龙碑遗址材料还表明该墓地猪骨随葬数量的多少成了衡量墓主社会地位或财富最重要甚至唯一的表征,这明显有别于海岱地区的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2004年春夏之交,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举办成吉思汗——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展,其中的一件展品铜酿酒锅(图一)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后来有机会在内蒙古博物馆同仁的帮助下,仔细观察了这件酿酒锅。  相似文献   
20.
斯文关天意: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对对子风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方式变革引起了争议,这一事件本身需要进行史实的重建.中学国文教育是双方的共同关注点,考试中的"对对子"的确为出题者陈寅恪所侧重,期借此防止国语不国和传统不传,并希望以大学入学考试的创新来促动中学国文教育的改变;但反击的"社会"舆论却强调国立大学入学考试的方式应与中学国文教育的现状保持一致,并不断诉诸"国家"的权威.正是"社会"对"国家"的监督以及对"国家机关"职责的强调,迫使后者做出了让步;而"社会"对"国家"的监督又并非以对立的姿态出现,反而是在代"国家"立言,要求后者维护"中国教育行政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