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古今图书集成》辑录了省、府、县三级土地数字,上限"原额"大体是明万历清丈后的数据,下限截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这种基于分县统计资料的全国性大汇总,是明清土地问题研究不可或缺的断面"基准"数据。征引的方志有些现已难以查到了,故而登录的土地数字就愈显得珍贵。可是,《古今图书集成》辑录的土地数字来源于官修方志无论在统计口径,还是在数据单位内涵上均存在着繁简不一、登记纷乱的现象,误差也很大。只有对其资料来源、属性和存在的问题作切实的了解和尽可能详尽的考订,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利用价值。本文对《古今图书集成》所载土地数字存在的时间断面、土地类型、统计系统和数字属性等问题进行考证鉴别,旨在厘清土地数字的真实性、可靠性,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达到科学收集和利用历史数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2.
篦纹的起源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篦纹是裴李岗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的产生、发展以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是考古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篦纹在中国的时空分布,其渊源应当是裴李岗文化。它随着裴李岗文化的衰亡而在中原消失,却在中国的南、北方的广大地区得到充分发展,并且距中原愈远则时代也愈晚。  相似文献   
133.
各位领导及各位专家、学者:首先对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大连民族学院、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辽宁省民族研究所联合召开的“首届中国满学高峰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我代表辽宁省民委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专程来大连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满学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默默辛勤工作在民族工作部门特别是潜心研究满学的省内外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全省现有满族人口500多万,有6个满族自治县和2个在省内享受自治县待遇的市,5个满族聚居县,59个…  相似文献   
13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为总结满学研究的历程,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展望开创满学研究的未来,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国际满学研究的合作发展,首届中国满学高峰论坛在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辽宁省民族研究所、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发起倡导下,在国内外满学领域及民族学人类学领域诸多专家学者的赞同支持下,经多方协调、精心筹备,按预期时间顺利召开。本次满学高峰论坛是中国满学研究的空前盛会,也是满学研究继往开来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受到国家民委、辽宁省民委、大连民族学院、黑龙江大学等有关主管部门与领导的高…  相似文献   
135.
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原子弹轰炸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和动机、原子弹轰炸的历史作用、原子弹轰炸的后果和影响、原子弹轰炸的正当性问题以及关于日本败降的决定因素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136.
Tang sanca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of Chinese ceramics. To determine the provenance of Tang sancai is important to study ancient trade and other issues.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ICP-MS trace elements and TIMS Sr–Nd isotopes of visibly similar Tang sancai from two major production centres Gongxian and Yaozhou. The variation in contents/ratios of many of >40 trace elements is small for samples from Gongxian, yet is considerably bigger for that from Yaozhou. However, the variation in 87Sr/86Sr and 143Nd/144Nd isotopic ratios is very small for samples from both places. Gongxian and Yaozhou samples have distinctive Sr–Nd isotopic and trace element features despite their similarity in major elements, and these analysis data can be interpreted with geochemistry, indicating that Sr and Nd isotopes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ceramic provenance studies.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ation of these samples provides valuable criteria for identifying provenance of Tang sancai of uncertain origin. Two modern fakes are also analysed, and they can as well be distinguished from antique Tang sancai using above criteria.  相似文献   
137.
赵生泉  史瑞英 《文物春秋》2006,(2):43-48,61
文章根据河北一带近年出土的11方北朝墓志、砖刻,结合相关史料,对所涉及的志主身份、背景及北朝时期的历史、地理等作了一些考证和探索,同时对志文中的个别俗字、别字逐一考订。  相似文献   
138.
承德地区汉代长城与烽燧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承德自古是中原汉族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交往的区域,为历代军事要塞,古长城遗迹丰富。本文报告了汉长城与烽燧在承德境内的分布、走向以及建筑特征,并做了一些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39.
鲁菜文化的历史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鲁菜文化内涵的形成中国古代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有三大区域,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而中华民族群构时期的策源地则是黄河流域。先秦时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遗址以及夏商周的都城,都在黄河流域。其中黄帝部落的阪泉、涿鹿之战的胜利,使氏族部落最终融合成早期的中华民族群构,而奠定了汉民族的大一统的文化内涵。以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纷争割据及诸子百家的探索争鸣,直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这段时期,从文化发展来看,正是大一统的民族文化圈急剧膨胀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0.
Although China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s and derived food product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level of Chinese consumer awareness,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GM food. Initially, China pursued relatively aggressive policies for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become more sensitive to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risks of transgenic food crops. To protect domestic biotech industries, the state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olitics of biotechnology, and does not allow GM food to become a prominent public issue. This contribution reports on a survey of 1,000 urban respondents. It demonstrates that most consumers lack the most basic understanding of biotechnology and its potential risks. The majority of the respondents (60 per cent) were either unwilling to consume GM food or were neutral about the idea, but when given neutrally‐worded information about potential GM food allergenicity, the willingness to buy dropped sharply. This might point to future scenarios of consumer resistance against GM food as has happened in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 This effect demonstrates the malleability of the Chinese consumer in a context of limited understanding and inadequate access to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