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我国发展会展旅游业的前景及策略初探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林翔  李菊霞 《人文地理》2001,16(3):49-52
本文对世界(包括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作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认为会展旅游是一个蕴涵巨大价值的高产出的旅游项目,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会展旅游业在我国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应当予以大力发展。并揭示了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最突出的问题,同时指出我国发展会展旅游业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2.
再造河西契机下张掖地区产业增长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翔  王爱民 《人文地理》2002,17(1):43-46
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健康快速,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劣、其主导产业的竞争能力大小。张掖地区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地区,它不仅区位条件优越,而且发展的基础较好,潜力巨大。随着甘肃省"再造河西"战略的实施,张掖地区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为适应形势,促进发展,张掖地区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选择必须加以调整。本文首先利用"克劳森四指标法"对张掖地区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判断,认识了张掖地区在甘肃省所处的相对发展水平。其次进一步采用"偏额-份额分析法"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劣、各产业增长态势进行了分析,根据新时期发展战略要求,有针对性地指明了各产业科学合理的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23.
朱政  朱翔  张夏于 《人文地理》2021,36(1):145-154
以长株潭城市群的都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1990-2019年中7个年份的8类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并依托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量、对城市群及其片区的贡献率、在城市群中的扩张程度分布的测算,归纳各类城市建设用地时空变化的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1990-2019年,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相似文献   
24.
中国节庆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黄翔  连建功 《旅游科学》2006,20(1):45-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节庆旅游日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研究内容全面、成果显著。本文试从节庆旅游的概念界定、特点和功能、影响机制、策划和运作等方面,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节庆旅游的研究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尺度重组理论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由中央政府推行的新的区域发展政策安排,旨在调控国家、区域和城市尺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资本流动以实现特定的空间发展目标,因此可视之为新一轮国家的尺度重组。借鉴西方的尺度重组理论,本文主要从大珠三角城市在经济上的空间联系以及香港问题在政治上的领域关系等两个方面,探讨关系空间如何影响到国家的尺度重组,以及国家的尺度重组对城市的尺度重组的影响。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于重塑资本流动的地方空间,为“资本固着”提供社会活动平台,继续参与国际劳动分工,深化经济合作,提高区域的全球竞争力。与此同时,国家也通过尺度重组来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领域政治问题,通过新的空间规划把边界问题纳入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体系之下,保证政治稳定。中央政府把国家建设的尺度下移到粤港澳地区,促进了粤港澳的城市发生多元尺度重组策略,包括城市内部的尺度上推和尺度下移,城市外部的合作联盟和尺度政治。最后,文章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影响,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实践对尺度重组理论的补充和对认识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6.
泛非主义即非洲民族主义,它先后促成了非洲统一组织和非洲联盟的建立,今天仍在指导实现非洲的复兴梦。本文解读泛非主义产生根源和历史演变的特征,有助对非洲民族主义和非洲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J. Cao  W. Hu  X. Wang  D. Zhu  Y. Tang  B. Xiang  M. Wu 《Geofluids》2015,15(3):410-420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differentiate hydrocarbon‐bearing reservoir horizons of the Junggar Basin of NW Chin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genesis and associated elemental geochemistry. Reservoirs at this site have varying levels of oil saturation that correlate with the degree of dissolution in minerals (e.g., calcite and feldspar). Four different horizons with varying diagenetic mineral assemblages were observed, including (i) kaolinite‐rich, oil‐dominated horizons, (ii) kaolinite–pyrite–hematite‐rich, oil–water‐dominated horizons, (iii) siderite–chlorite‐rich, water‐dominated horizons, and (iv) chlorite‐rich horizons with negligible hydrocarbon production. The mean MnO content of the representative diagenetic mineral (e.g., calcite) in each of the above horizons is >2.5, 2.0–2.5, 1.5–2.0, and <1.0 wt%, respectively. We propose that the above methodology can be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servoir hydrocarbon‐bearing horizons. We argue that the indicators presented here can be applied in oil exploration across the Junggar Basin.  相似文献   
28.
铜铙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现较多,类型也很复杂。关于南方铜铙的年代,最早的一般断为商代,晚的为西周,也有一律断为春秋者。笔者认  相似文献   
29.
为了了解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出土周代铜器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特点,对18件该地区出土周代铜器进行检测分析。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金相显微镜分析青铜样品的成分组成及金相显微组织并发现:样品中铅锡青铜器占绝大多数,器物含铅量普遍较高,且大多含少量砷;器物基本都是铸造成形,仅有少量实用工具、农具刃口进行过热锻等加工处理,以提高使用性能。结果反映了当时工匠对铸造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的认知和技术水平,也体现了吴越地区独特的青铜技术体系与文化,能够为南方史前及先秦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更多可供探讨的资料。  相似文献   
30.
This article considered glazed tiles excavated from the Ming Imperial Palace site in Nanj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Glazed tiles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via vacuum porosimeter, thermal dilation (T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 to determine their physical property, firing temperature, phase composi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belongs to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950–1,100°C), whereas the water absorption and apparent porosity are large. The phase composition of glazed tile bodies is the same (predominantly quartz and mullite). However, some samples contain trace amounts of rutile, hematite, sodalite, and orthoclase. The firing 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the phase composition indicates that the raw material and firing process of glazed tile body samples have similarities, which embody of the strict and unified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official kiln. The raw materials of glazed tile body in the Ming Imperial Palace site may come from Dangtu glazed kiln, whereas the rest of the samples remains to be explored. 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glazed tile-making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 and is important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glazed buildings in the Ming Dynas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