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The Hsinchu district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ing areas of Taiwan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e rise of the Hsinchu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HSIP) h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population growth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Hsinchu district. To obtain new knowledge via knowledge proliferation activities that occur following knowledge 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er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roximity of informal social network interactions and the existence of a common culture. Based on social, identified and cognitive proximities, this investigation examines wheth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ers directly assess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while considering housing purchases, seeking information and making residential location decisions. This investigation employs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proximity factors and spatial proximity,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at individual proximity influences residential location choi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ties.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ousing choice behaviour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ty follow two proximity paths, that is,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oximity factors. Consequently, the pull created by individual proximity has slowed the spatial expansion of the Hsinchu region.  相似文献   
122.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配合西安南郊曲江新区翠竹园小区的基建工作中,发掘西汉时期墓葬4座,其中一号墓规模较大,为斜坡墓道竖穴土圹砖室墓,由墓道、甬道、耳室、墓室组成。墓室内有彩绘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及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根据墓葬的形制和出土器物,此墓的年代应在西汉晚期。  相似文献   
123.
2007年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科教学论的地位得到重视,学校对这类课程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以往部属师范大学历史教学论类课程单一,内容庞杂,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效果不理想。《历史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根据授课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分解为多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集中力量完成师范生培养的某一个方面的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4.
南阳市近年出土了4件有铭青铜器,据相关资料,断定其年代应为春秋晚期。这批青铜器的出土为研究养国、许国特别是楚国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5.
带斑纹兵器是巴蜀兵器的一大特色。由于表面有斑纹的青铜兵器锈蚀与一般青铜器锈蚀有所不同,必须针对其特殊性进行锈蚀机理的研究,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应用矿相分析、SEM EDS、XRD等分析手段对几件巴蜀带斑纹兵器表面与截面锈蚀产物进行分析,并与非斑纹锈蚀进行比较;对斑纹与非斑纹的锈蚀机理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斑纹的锈蚀产物主要是SnO2,其在兵器斑纹表面形成钝性保护膜,防止其进一步腐蚀,对斑纹下面的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非斑纹层锈蚀向斑纹层下面的基体扩展,膨胀是造成斑纹层凸起甚至脱落的主要原因,对斑纹兵器保护的关键是控制非斑纹层锈蚀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6.
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可以从许多方面去探讨。本文以“民”的演变为主线,指出“民”在中国古代经历了从先秦依存于部族到汉唐出现“豪民”,唐宋以来崛起“富民”,近代以来逐渐形成“市民”的历史进程。相应地,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从“部族社会”到“豪民社会”,再到“富民社会”,并走向“市民社会”的演进过程。“富民社会”是解构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27.
仲林 《民俗研究》2006,(4):34-49
闻一多的《伏羲考》1是中国20世纪神话研究的一篇名文,自问世以来就倍受推崇,在此后的学术史定位中更被认为具有“开创中国神话学黄金时代”2的重大意义。近20年来,民俗学界对《伏羲考》学理方面的得失多有批判3,但对此文的思想史谱系却较少措意。本文将借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尝试在思想与学术的互动关系中把握《伏羲考》叙述与结论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28.
先秦诸子承认历史盛衰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其历史盛衰论产生的思想前提。先秦诸子还认识到盛衰变化和转化的必然性。对于决定历史盛衰的因素,先秦诸子从历史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深刻、多维的思考,他们关于历史盛衰的总结和思考,对我国民族的历史思维及后世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9.
江曦 《文献》2006,(2):151-154
  相似文献   
130.
本文在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取得成就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99年代我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应重点研究乡村地理、人口地理、灾害地理、犯罪地理、旅游地理等五个分支学科,并对各分支学科应重点研究内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