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大气中的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监测文物保存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减少其对文物所造成的损害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尚较缺乏。因此,本研究采用气体悬浮物粒子监测仪对某封闭式博物馆不同展厅空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数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并与游客流量及装饰材料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6%以上颗粒物为PM1.0(等效体积粒径小于1.0μm),80%为PM0.3(等效体积粒径小于0.3μm)。游客扰动对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与粒径大小有关,PM1.0数浓度没有明显的日变化,但1.0μm以上粗颗粒在开馆时段和夜间清扫时段出现明显的波动;节假日浓度明显高于工作日。上述研究表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大气中的颗粒物污染监控应以细颗粒为主。  相似文献   
142.
我国现存大量的以水泥为基本材料的近现代历史建筑,很多建筑既具有西方建筑美学特征,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在长时间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这些建筑都普遍存在内部结构疏松、强度低的状况,保护这些水泥历史建筑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在水分的长期作用下,水泥内部的微孔结构会由于钙质流失而遭到破坏,产生水泥的酥化现象。为加固保护这类历史建筑,本研究合成了一种亲水性高拉伸的有机硅材料。研究表明,该材料能在不明显改变水泥样品表面外观的前提下实现对酥化水泥样品的加固,经有机硅最佳浓度2%加固后的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可以提升约1倍。同时,这种加固材料在前期施工阶段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加固剂固化后能够有效填补酥化水泥样品中的较大孔隙,从而达到增加强度的效果。另外,这种加固剂具有亲水性的特征,一方面不会存在强憎水性保护剂所带来的保护性破坏,另一方面在大面积现场施工时不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从而避免其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开发水泥历史建筑的加固材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3.
东周时期青铜剑首同心圆的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周时期盛行佩剑之风,在剑上集中了多项杰出的装饰技术,其中位于青铜剑首端部的同心圆装饰以其精湛的制作技术引起了科技史界的关注。剑首同心圆由多圈高同心度、高凸起、薄壁状凸棱组成。对东周时期的多件剑首同心圆的考察表明剑首同心圆应用了类似轮制法成形工艺,预先单独铸造成形,后与剑茎铸接成一体。通过对车削法、石范铸造、失蜡铸造、陶范铸造等剑首同心圆可能的成形方法的分析,推测古人很可能不预制陶模,而是用轮制法直接车制出具有同心圆的剑首陶范,以陶范铸造法铸造剑首同心圆,此法是东周时期最可行的成形方法.其基础是新石器时代已采用的轮制法制陶技术及商周时期成熟的陶范处理技术。通过模板轮制法的模拟试验.成功地复制了青铜剑首同心圆。其过程为配制极细的泥料、制作带齿的模板、采用轮制法制作同心圆陶范并在相应的凸棱上刻下绳纹、焙烧陶范与浇注青铜液。  相似文献   
144.
重点介绍了蚌埠双墩遗址的自然环境、植物类刻划符号的类别与内容。并尝试解读这些刻划符号在双墩先民生产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5.
迟发展效应的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迟发展效应的概念,论述了其负面效应与正面效应--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的内涵及相互转化。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能否崛起,能否赶上并超过先发地区的关键,是看其能否将经济发展理论及建设经验与当地的具体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选择区域开发战略和经济发展的切入路径和突破点,适时地采取一些积极应对策略措施,挖掘、激活后发劣势中的正面效应,强化其相对优势成分,抑制其负面影响,顺利地跨越"瓶颈",创造性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成功地将后发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46.
古代洛阳与南海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西汉时期。宋元明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陆上丝绸之路衰落,南海丝绸之路则得到长足发展。古代洛阳连接南海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有三条,即从会稽、东冶至洛阳,从广州至洛阳,从缅甸经云南、四川至洛阳。沿着这三条路线,古代从海路来华并到达洛阳的国外使、商人、僧侣,主要来自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等地。  相似文献   
147.
常建华 《民俗研究》2000,(4):178-181
北京大学出版社"青年学者文库"出版了《将军门神起源研究--论误解与成型》(1998年11月)一书.据书中介绍可知,作者朱青生于1982-1985年在中央美院美术史系读研究生,师从邵大箴进行旧石器时代艺术的研究,期间随年画、门神研究专家薄松年听有关民间艺术的课,并参加中央美院有关民俗和民间宗教的沙龙.其发表的《欧亚石器时代的美术》(1987)、《旧石器时代模仿造型产生的契机》(1989)反映了作者研究石器时代艺术史的成果.后留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美术史研究所,研习哲学和现代艺术,而本书则是他199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略加修订的中文本.开篇就介绍作者,是为了了解其学术背景,进而把握该书的学术特色和作者的学术追求.  相似文献   
148.
温州大都市区形成机制及其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都市区是发达的城市化区域,它包括城市核心区和与之在经济、社会、文化上有紧密联系的地区。21世纪到来之际,大都市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都市区,无论是走向繁荣还是衰退,都面临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平等发展战略问题。本文以温州为例,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客流、物流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温州大都市区范围;通过对温州大都市区的研究认为,宏观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工业化模式、温州人精神和温州社会网络是温州大都市区形成的重要动力源泉;最后,作者以上述研究为依据,提出了近期和远期温州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设想。  相似文献   
149.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判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测度和评价城市化水平高低时应该对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绝对规模进行综合判断。学界通常用市区非农业人口口径来计算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外来人口考虑不够。对这种偏小的口径进行修正后发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至多略低于同等收入下的国际城市化水平。从城市人口与城市经济的适应程度看,中国的城市劳动生产率与发展状况类似的国家相比有偏低的倾向。因此,与流行的看法相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笔者认为中国城市的存量部分已经"人满为患",未来城市化的着力点应是城市的增量部分,包括现有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城市的设置。应进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创业制度等制度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0.
论城市选择性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佳梅  许峰  周霓 《人文地理》2001,16(1):92-94
本文阐述了城市选择性旅游的基本构成及其实践意义,并深入探讨了其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