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While lithic objects can potentially inform us about past adaptations and behaviors,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ll of the various processes that influence what we recover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 We argue here that many assumptions used by archaeologists to derive behavioral inferences through the definition, conceptual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both individual stone artifact forms and groups of artifacts identified as assemblages do not fit squarely with what we have learned from both ethnographic sources and analyses of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We discuss this in terms of two fallacies. The first is the fallacy of the “desired end product” in stone artifact manufacture, which also includes our ability to recognize such end products. The second fallacy has to do with the notions that lithic assemblages represent simple accumulations of contemporary behaviors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epositional units we study reliably match the kinds of activities that took place. Although it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paper to offer a comprehensive set of new methodologies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our goal here is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rethinking some of our most basic assumptions regarding the nature of lithic objects and how they become part of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 Such a revision is needed if we want to be able to develop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can be addressed with the data we have available to us.  相似文献   
512.
笔者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绛紫绢地“长寿绣”丝绵袍进行了保护修复。为了更好地复原文物,达到适宜展示陈列的状态,在修复之前针对此文物做了材质鉴定、织造工艺、材料老化判断及裁剪工艺等系列研究。在对其制作工艺进行细致、全面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之后发现,这件丝绵袍的裁剪制作工艺与发掘报告所述裁剪缝纫秩序不同,是先刺绣好面料后,再裁剪制衣,证实了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曲裾丝绵袍制作工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13.
笔者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绛紫绢地“长寿绣”丝绵袍进行了保护修复。为了更好地复原文物,达到适宜展示陈列的状态,在修复之前针对此文物做了材质鉴定、织造工艺、材料老化判断及裁剪工艺等系列研究。在对其制作工艺进行细致、全面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之后发现,这件丝绵袍的裁剪制作工艺与发掘报告所述裁剪缝纫秩序不同,是先刺绣好面料后,再裁剪制衣,证实了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曲裾丝绵袍制作工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14.
中国境内第一家外商银行 ,以往学术界一致认为是鸦片战争以后的 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商丽如银行 (OrientalBank :香港名称为东藩汇理银行 )。故该行于 1846年开始签发的香港流通钞票 ,一般被认定是第一张在中国境内使用的外商银行钞票。① 本文从发现的 1819年“广东银行”银票 ,对前此一般的看法提出质疑。原文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审定后 ,发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 2 0 0 2年第 3期。全文以学术论证为主导。因篇幅较长 ,部分有关发行此银票的家族历史背景及其他分析已被删除。因《中国经济史研究》为学术期刊 ,大部分纸币藏家都未…  相似文献   
515.
道安的《凉土异经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土异经录》是道安对当时译于凉州,但译人缺失,无法考定的汉文佛籍所做的编目。此《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全面的关于“凉土异经”的目录,对研究凉州佛教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16.
民俗学研究传统注重民俗仪式、过程、事件的描述与研究,对其中的民俗物品往往视而不见,民俗物品湮没在事件、仪式、过程的描述之中,被看作孤立于事件、仪式、过程之外,与事件、仪式、过程的整体没有关联,是不具有民俗意义的自然之物。在民俗志写作中,学者浓墨重彩地描述人们表演的仪式与信仰,  相似文献   
517.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高峰,集中表现为市场的成长和扩大。随着市场的扩大,周边各少数民族被卷入了宋王朝的市场体系,对宋王朝形成强烈的经济依赖关系。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使宋王朝的君臣逐渐认识到可以用经济关系(互市)控制周边各少数民族,调节与各少数民族间的关系。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宋王朝适时创新,形成了以"互市"为中心的一套民族政策,并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民族关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18.
徐琳 《中原文物》2008,1(1):49-54
本文通过对河北东汉中山王刘畅墓出土的玉座屏进行考察,结合文献和考古材料反映的汉代社会思想背景,认为其上屏描绘的人物形象为西王母,而下屏主题人物根据出现的时代有三种可能。它体现了汉代人们对生命不死的追求,是汉代神仙长生思想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519.
肖星  杜莉 《旅游科学》2008,22(1):71-74
穗澳两地的优秀西洋近代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两座城市的建筑风貌和鲜明个性,有着显著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独特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对穗澳两地优秀西洋近代建筑进行旅游开发,有利于增强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后勤工作后劲。  相似文献   
520.
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勇  肖智磊 《旅游科学》2008,22(5):7-11
区域旅游竞争力是目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模型,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因素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