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7篇
  5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The currency-cum-financial crises of the 1990s, particularly that which hit Southeast Asia after the devaluation of the Thai baht on 2 July 1997, are suggestive of the relevance and pervasiveness of contagion or negative spillover effects that are largely regional in scope. As such, one of the mantras since the onset of the South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has been the need for 'regional solutions to regional problems'. Given that the two focal institutions in Southeast Asia, namely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and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were perceived as being successful in their past attempts in problem-solving, there were high expectations that such regionalism would be the key in finding solutions to the South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mitigating the aftershocks. Accordingly,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regional responses to the crisis, taking stock of both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initiatives of significance. While the focus is on ASEAN and APEC,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loose' or 'non-institutionalised' reg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larger Asia-Pacific regions, other ad hoc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initiatives of significance by other Asian member countries in APEC are also examined, particularly those by the region's dominant economic power, Japan. Current regional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very successful. This has led to a shift in the emphasis to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arrangements. Japan's contribution has been by far the largest relative to others. The crisis and the responses to it have revealed that unless there is greater institutionalisation, ASEAN countries would continue to look outside the region for assistance to facilitate their recovery.  相似文献   
422.
唐承财  肖小月 《人文地理》2022,37(3):21-29+98
随着夜间经济推动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夜间旅游现象日益普遍,并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为数据源,对境内外夜间旅游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研究发现,境外学者重点关注了夜间旅游开发的载体和体验类型、利益相关者及夜间旅游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境内夜间旅游研究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学者们主要探究了夜间旅游概念特征、产品类型、发展动力及影响。境内外相关研究以定性研究方法居多且主要聚焦于城市地区,对夜间旅游发展演化规律、社会生态影响、服务管理等内容仍缺乏深入系统的探究。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研究区域是未来深化夜间旅游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423.
周麟 《岭南文史》2005,(2):47-47
1、百闻不如一见。Seeing is believing.  相似文献   
424.
《史籍考》编纂始末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总结期,清乾嘉道时期诸儒对经史、小学的缜密考辨和编纂,孕育出《皇清经解》、《史籍考》、《小学考》等颇具宏观性的集大成巨作。与《皇清经解》、《小学考》流传至今而大显于世的命运不同,《史籍考》则因遭兵火之厄而消失于天壤间,隐而不彰。然而,毕沅、谢启昆、潘锡恩之主持经营,章学诚、胡虔、许瀚诸人之汲汲编纂,无不彰显出学人及地方大吏对史学的关注和倡导。因此,梳理和考辨《史籍考》的编纂经过,以及其取向、构架和成就,于深入考察乾嘉道时期的史学趋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25.
江南海岸线变迁的考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学通常是利用地理要素进行海岸线变迁研究,但大量考古遗址的发现为海岸线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运用地理学和考古学交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史前长江口南岸岸线的变迁,得出了距今7000年以来海岸线缓慢东扩,但基本稳定等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26.
左家山遗址位于吉林省农安县高家屯村西南500 m处。2015年因河水侵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猪、狗、羊、马等动物骨骼。通过对出土动物遗存的鉴定与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左家山遗址为一处夏秋季节性居址,先民的生业模式以狩猎、捕捞和采集为主,同时饲养少量家畜。辽金时期该地区被称为“黄龙府”,通过对墓葬内出土动物遗存的分析,推测其与少数民族的“烧饭祭”“殉羊”“殉犬护送灵魂”“头蹄葬”等丧葬习俗密切相关,这为辽金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重要证据;随葬动物种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伊通河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业模式为农牧结合,且伴有少量的渔猎活动。  相似文献   
42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专业年鉴的百家齐放.各家专业年鉴编纂水平从最初的起步探索阶段,已逐步迈入规范化提升阶段,期间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创新才逐渐有所成就.新时代的创新不仅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专业年鉴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提倡年鉴事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新求变是提升年鉴编纂水平的根本.发展中...  相似文献   
428.
林宏 《历史地理研究》2021,41(1):117-140
近代欧洲刊行的第一部中国分省地图集《中国新图志》(Novus Atlas Sinensis)165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对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新图志》的地图与图说主要是由耶稣会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基于返欧时随身携带的《广舆记》编制的。通过解读现存于梵蒂冈图书馆的《广舆记》“工作本”上的卫匡国亲笔批注,结合适当推理,可以尝试重构卫匡国在工作本分省图上推定城址经纬度的方法与过程。卫匡国仅以极少量控制点的实测或预设经纬度值为基础,为其余一千七百多个城址做了经纬度赋值,这是其制图的核心步骤。虽不具备充分“准确性”,却成功地将中文分省舆图有效地转化成符合当时欧洲制图业标准的西式地图集。  相似文献   
429.
中国境内第一家外商银行 ,以往学术界一致认为是鸦片战争以后的 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商丽如银行 (OrientalBank :香港名称为东藩汇理银行 )。故该行于 1846年开始签发的香港流通钞票 ,一般被认定是第一张在中国境内使用的外商银行钞票。① 本文从发现的 1819年“广东银行”银票 ,对前此一般的看法提出质疑。原文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审定后 ,发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 2 0 0 2年第 3期。全文以学术论证为主导。因篇幅较长 ,部分有关发行此银票的家族历史背景及其他分析已被删除。因《中国经济史研究》为学术期刊 ,大部分纸币藏家都未…  相似文献   
430.
杨林 《中国土族》2007,(1):21-21
岩画产生于文字出现之前,是绘在山洞或敲凿在山岩的图像或符号。岩画是记录人类生存、活动的连续性篇章。自从17世纪在北欧发现岩画之后,在欧、亚、非、美、澳五大洲都陆续发现了大批岩画。这些绘在或刻划在岩石上的历史画卷,有些要比文字书写的历史早几万年,而且分布在全球每一个角落,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