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古代南北存在着地区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大致是以淮河为分界的。本文从气候、农作类型、九州四渎和分裂时期南北对峙等4个方面,论证淮河在中国古代为南北方分界的地位。认为:淮河南北气候的不同,奠定了南北差异的自然地理基础。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农作类型的不同,为南北人文差异提供了物质条件。淮河在九州中的分界特征,对秦以后的行政区划影响深远。淮河在四渎中自然标识特征的突出,使其更有资格成为南北的分界线。同时,在分裂时期的南北对峙局面出现时,淮河多为分界线或准分界线。以上多种因素在长期历史中形成了淮河的分界地位,这对关于中国古代大一统疆域的考察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普照寺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寺内现存有五尊精美绝伦的元代彩绘泥塑。为了解普照寺彩绘泥塑制作材料与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红外光谱仪、显微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光照相等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普照寺彩绘泥塑内部结构为十字型交叉木骨架,粗泥层和细泥层塑土矿物成分基本一致,具有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和可塑性好的特点;粗泥加筋材料为麦秸秆和麦粒壳,细泥加筋材料为棉和麻;颜料层显色成分除蓝色外均为古代壁画常见的矿物颜料,存在重层重彩情况。研究结果将为普照寺彩绘泥塑的后续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陕西地区元代彩绘泥塑传统工艺的研究补充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43.
辽宁省义县奉国寺是我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其大雄殿内的彩绘泥塑群是辽代泥塑的代表,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目前,这批泥塑出现了倾斜、泥层开裂、木骨架外露等问题,亟待保护修复。本研究通过X射线照相检测,获得了泥塑的内部结构、病害发育和修复痕迹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泥塑的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还对比了胶片成像和计算机X射线成像系统成像两种方式的优缺点,讨论了泥塑X射线照相检测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于其他文物的X射线照相检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中国旅游业地域不平衡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由于多种因素:中国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的区域差异,使我国旅游业表现出地域差异。因此本文根据三大地区的划分,着重比较了各地区的供给与需求的差异,并分析了其差异性的根源。在旅游供给的地域不平衡部分,对旅游供给的四个部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阶段与趋势、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在需求的地域不平衡部分,对国内旅游、海外旅游、出境旅游逐个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5.
云南省曹溪寺大雄宝殿内的华严三圣属于木雕造像,是宋代大理国时期的遗物。三尊造像造型庄严肃穆,雕刻精美,是国内宋代造像的代表。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木雕造像,通过X光照相检测,获得了三尊木雕造像的制作工艺、历史修复痕迹和保存状况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保护文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工作是对大型木雕造像进行X光照相检测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6.
戴昇 《安徽史学》2021,(6):108-116
明清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商业分工促使商人们在正式投身经营活动之前需经历商业学徒的学习阶段.徽商学徒在学艺期间需要掌握辨物、估价、识银、算术等贸易知识,同时还要学会书写记账、交际往来、辨别良莠、调整经营策略等本领.这些本领可通过父兄宗亲的言传身教、商书的学习、店内的请教模仿以及自身的体悟等途径来练就.徽商学徒学习经营贸易的内容、缘由与举措,深深根植于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亦体现了商业群体自身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7.
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的房屋政策明确保护城市私房的所有权和经营权。1956年以后由保护转变为改造,1958年时达到高潮,至1964年全国范围内的私房改造基本结束。公私合营和国家经租是主要的改造方式。由于改造中使用了整风和群众运动中一些"左"的做法,致使改造工作过头,遗留下来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8.
《干法》是稻盛和夫的最新著作,是《活法》的姊妹篇。在这部新著中,稻盛和夫面向普通读者,和大家分享工作经验。本文从加强个人修养、追求高目标、创造性地工作、人生方程式等四个方面来解读此书的主要内容。本文还指出:实践方法的有效性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9.
稻盛和夫的形象已经通过媒体和畅销书进入了普通中国人的视野。本文从最新出版的《活法:开始你的明心之路》谈起,分析了家庭氛围和地方文化在稻盛和夫的成长中的作用,阐释了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K. LI  C. CAI  H. HE  L. JIANG  L. CAI  L. XIANG  S. HUANG  C. ZHANG 《Geofluids》2011,11(1):71-86
Petrographic features, isotopes, and trace elements were determined, and fluid inclusions were analyzed on fracture‐filling, karst‐filling and interparticle calcite cement from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s in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NW China. The aim was to asses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alaeo‐waters in the carbonates. The initial water was seawater diluted by meteoric water, as indicated by bright cathodoluminescence (CL) in low‐temperature calcite. The palaeoseawater was further buried to temperatures from 57 to 110°C, nonluminescent calcite precipitated during the Silurian to middle Devonian. Infiltration of meteoric water of late Devonian age into the carbonate rocks was recorded i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fracture‐ and karst‐filling dull red CL calcite with temperatures from <50°C to 83°C, low salinities (<9.0 wt%), high Mn contents and high 86Sr/87Sr ratios from 0.7090 to 0.7099. During the early Permian, 87Sr‐rich hydrothermal water may have entered the carbonate rocks, from which precipitated a second generation of fracture‐filling and interparticle calcite and barite cements with salinities greater than 22.4 wt%, and temperatures from 120°C to 180°C. The hydrothermal water may have collected isotopically light CO2 (possibly of TSR‐origin) during upward migration, resulting in hydrothermal calcite and the present‐day oilfield water having δ13C values from ?4.3 to ?13.8‰ and showing negative relationships of 87Sr/86Sr ratios to δ13C and δ18O values. However, higher temperatures (up to 187°C) and much lower salinities (down to 0.5 wt%) measured from some karst‐filling, giant, nonluminescent calcite crystals may suggest that hydrothermal water was deeply recycled, reduced (Fe‐bearing) meteoric water heated in deeper strata, or water generated from TSR during hydrothermal water activity. Mixing of hydrothermal and local basinal water (or diagenetically altered connate water) with meteoric waters of late Permian age and/or later may have resulted in large variations in salinity of the present oilfield waters with the lowest salinity formation waters in the palaeohig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