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0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6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简要地综合了中外城市地理学界、规划学界对城市密集区空间组织自本世纪中叶的认识与研究,理论及实践成果,并且针对从城市群向大都市带演变的理论上及实践上的空白,做出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2.
本文讨论了图们江地区开发决策支持系统的组建原则,设计构建了较为实用的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和专家知识库系统,研制和开发了模型库人机对话三级管理系统。经初步运行验证,该系统是实用的,在某些方面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应用研究角度对人口地理学发展作一次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探讨。通过对人口地理学应用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对比中西方在发展上的差异,指出我国人口地理学是从实践应用开始走入发展的轨道,但同西方人口地理学相比,表现出应用研究方面的相对不足,而在由八十年代进入九十年代之际,应用研究作为当今学科发展的动力,促进人口地理学应用研究的发展出现定量化、社会化、中微观化的趋向,进一步显示学科的理论应用价值。意在加强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注重以应用为目的,密切结合当前生产实际问题的研究,扩展应用研究的范围、深化应用层次,不断改进应用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55.
吐鲁番绿洲作为天山南麓——环塔里木盆地诸绿洲为代表,在欧亚大陆间不同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当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西域绿洲文明经历了从萌发到成长到成熟这三个不同的阶段,绿洲文明随人而兴,亦有可能因人而衰,要保持绿洲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绿洲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6.
Tongli Qu Ofer Bar-Yosef Youping Wang Xiaohong Wu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2013,21(1):1-73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rchaeology and chronology of the Chinese Upper Paleolithic and the human fossils attributed to this period. The onset of the Upper Paleolithic in China dates to ca. 35,000–30,000 years ago and is marked by the appearance of a few body decorations and well-shaped bone tools that were added to stone tool assemblages, including core-and-flake tools in North China and cobble tools in South China. The proliferation of blade assemblages in northwest China is interpreted as the cultural impact or the physical presence of bearers of blade industries from western Eurasia. The ensuing appearance of microblade assemblages in North China by 23,000–22,000 years ago reflects the use of local siliceous crystalline nodules by a population that recognized the advantages of this raw material. At that time in South China, prehistoric artisans continued to shape their stone objects from the available flat river cobbles. During the later part of the Chinese Upper Paleolithic (ca. 21,000–10,000 BP), foragers also made bone tools, antler objects, pottery, and shell tools, which laid the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s for the early Neolithic period. One difficulty in this research is that human fossils are rare. Few are well dated and morphological,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are hotly debated. Our review attempts to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a poorly known period in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its place in human cultural evolution. 相似文献
57.
吴松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1,(1):5-9
近代经济地理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历史地理诸学科中重要的学科方向,并受到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视.对近代经济地理研究进行必要的学术史回顾,为下一步的研究指出新的学术起点,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58.
建构象征的"紫禁城"--近代北京民间香会妙峰山行香走会主题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最高表现,它鲜明地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自然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作为行为规范的各种制度,为人类的文化创造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制度会极大地促进或限制人类创造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59.
论严复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近代名的启蒙思想家,蔡元培是近代名的教育家。作为思想启蒙,严复对教育的认识直接和明显地影响着蔡元培“五育”教育、“男女平等教育”、“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美育代宗教”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n但这种影响不是全盘的接收,而是学习中的改造和借鉴中的超越。 相似文献
60.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是鲁迅为曹靖华之父曹植甫撰写的一篇碑文,碑文原稿连同附带的一封书信一直没有被外界发现和披露。近日碑文和书信手稿首度现身公众视野,从其内容、特征和相关记载分析,可以确定为鲁迅手书原稿无疑。这两件手稿的发现,为我们对比研究《教泽碑文》的原稿、清稿、初刊本、文集本、全集本等诸多版本提供了重要依据,解决了1986年所立碑文石刻文字的底本问题,同时也廓清了包括曹靖华本人在内对这篇碑文手稿回忆的不准确之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