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7篇 |
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9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862.
高句丽石室墓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活跃于东北亚的高句丽民族以重视坟墓的营造闻名,时至今日留下数以万计的石构墓葬。20世纪的大量发现和研究表明.4世纪左右石室墓开始在高句丽兴起,逐步取代积石石圹墓。目前国内外关于高句丽石室墓的研究还未脱离编年阶段,一般多是直接从墓葬形制、壁画内容、随葬品人手探讨一定地域墓葬的分期与年代问题,而对高句丽石率墓起源及整体演进的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一些论著对此有所涉猎,但或限于材料或同于视角,尚未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本文无意对这些论著进行伞面评述,但需要指出的是,四十多年前杨泓先生提出的合理思路近来在姜贤淑等人的论文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归。 相似文献
863.
新世纪江西考古成果展于2009年9月26日在江西省博物馆开幕,展览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示和体现新世纪江西考古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新世纪江西考古大发现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其在研究赣鄱流域古代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864.
Shang-dynasty bronzes recovered in the Hanzhong region, Shaanxi province have been receiving considerable research interest since the 1950s due to their stro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esents preliminary analytical results of 16 samples taken from 13 Hanzhong bronze objects, which, for the first time, have revealed their diversity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asting quality. In particular, the finding that some correspondence probably exists between the types of artefact and their materials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identifying regional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zhong bronzes, as well as for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tropolitan areas of the Shang Kingdom with the areas beyond its southwestern frontiers. 相似文献
865.
史诗与神话——纳吉论“荷马传统中的神话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荷马诸问题》,美国德克萨斯大学1996年出版英文版第一版,著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古典学者和荷马史诗研究专家格雷戈里·纳吉。该著第四章“荷马传统中作为范例的神话”,专门讨论史诗传统与神话叙事之间的关系,可独立成篇。 相似文献
866.
867.
目前河南永城西汉梁王、后陵出土葬玉品种丰富,包括金缕玉衣片、玉塞、玉棺饰、玉璧等.早期玉衣材料明显优于晚期玉衣,并使用玉璧敛葬,但出土的玉九窍塞并不完备.其葬玉的发达与梁国经济繁荣、汉代王权等级观念加强及生死观念等有关. 相似文献
868.
《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9期刊登了郭风岐《开创独立千秋的崭新区志》一文,笔者读后得益匪浅。该文对当今正在开展的区志编纂工作具有独到的指导作用,是一篇值得关注的好文章。但应该商榷的是文中指出:“我国的市属之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笔者曾见过一些志书,对市属之区的记述,都是从解放以后记起。市属之区究竟始建于何时,这是当今修区志碰到的一个重大问题。难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就没有市属区建制?笔者查阅了有关史料,认为郭说不当。 相似文献
869.
本文是研读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系年》时,在释读方面的一些想法。如1号简"监观"应为一词;5~6号简中"王与伯盘"的"与"训为"亲"、"从",而不是连词;17号简"亡由"疑当读作"无胄";52号简的"莫"恐当训为"未"、"不",而不是"无人";91号简的"东母田"应读作"东海";101号简的""即"门",指攻打城门。 相似文献
870.
吴起变法前后,楚国封君领地的内部建构发生诸多变化。战国前期封君的领地大小与县相当,其内部包括一个或数个城邑,城内划分为诸"里",城邑之外,环有乡野,乡野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为诸"邑",邑的规模和大小也有不同;战国后期,封邑规模受到压缩,常被割裂为两个或数个地区,以设立新的封邑或县邑,这一措施削弱了地方实力,促进了楚国中央权力的加强,为秦汉以后实施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