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篇
  免费   33篇
  23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黄彭年所撰《志例琐谈》在同治八年初完成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公开流传。但该书的价值通过黄彭年的修志活动得到了部分发挥。本文从《志例琐谈》的特点出发,初步探讨《志例琐谈》已经发挥的作用,并对其尚可借鉴利用的文献价值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2.
王蔚波 《收藏家》2009,(3):41-48
牛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平安祥和之意。商周时期,牛一直是统治阶级祭祀祖先的供品。周代实行了列鼎制度,史载礼祭天子有九鼎,其中第一鼎就是专门用来盛放牛的。牛除了用于肉食、祭祀外,还被用于拉车服役。牛与殷商之族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3.
王秀玲 《收藏家》2009,(9):17-24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象征。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物品,它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古人最初的服饰只是为了遮体御寒护肤,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不仅限于保护人的身体,而且发展到装饰效果极强的饰物。  相似文献   
114.
张家川第三次文物普查于2008年4月份与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同时展开,本文主要结合这次普查有关资料,对几个重要的遗址加以介绍。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两段次普查的有关资料,阐述了对张家川是史前文化遗址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5.
曲阳修德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现仅存遗址。修德寺塔的始建年代在隋仁寿元年(601年),是隋文帝颁赐舍利之塔,现存的七层砖塔为宋代遗物。修德寺遗址曾发掘出土北魏至唐代的石造像2200多件,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同时证实了曲阳是定州系白石造像的中心,为研究曲阳石雕发展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6.
曲阳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特有的石材资源而成为石雕之乡,历代留下了许多精美的石雕作品。本文对收藏在曲阳北岳庙内、具有不同时代风格的石雕文物做一简要介绍,并以曲阳石雕的发展史为序,略述其艺术风格及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7.
118.
鲁北—胶东盐业考古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鲁北莱州湾和胶东半岛16个县市和出有盔形器的遗址进行了调查,对盔形器的形态演变、分布区域、使用功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国内外有关遗址和类似器物作了比较分析,确认菜州湾沿海包含大量盔形器的遗址是商周时期的制盐作坊,而盔形器则是制盐的特殊用具.  相似文献   
119.
前仰韶时期的乐舞遗存仅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至仰韶时代晚期陶鼓乐器已为少数权力阶层拥有,龙山时代以鼓磬为组合特征的乐舞遗存标志中国礼乐明的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20.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20世纪后半期《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和出版情况。文章从《二十四史》原籍的重印;补充、订正;配套索引、书目等检索工具的编制;普及本的整理和数字化五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叙述。最后,笔者对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