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篇
  免费   4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清代史馆制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记录 《史学月刊》2008,(12):89-96
和前代相比,清代史馆制度有自身的特点。顺康时期,清朝官方就形成了以常开、例开史馆为主干,以阅时而开、特开史馆为辅助的史馆格局,这种史馆格局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功能完善,相得益彰,在清廷的政治运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帝王对史馆修史的干预更加全面,皇帝亲自确定修史项目,对史书修纂的内容进行全面指导,时常过问史馆的管理,并形成了史书修纂次第进呈御览的制度,一切仰承圣裁,保证了帝王意志在史馆内的贯彻执行。清代史馆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官方以制度化的方式规定了史馆内满汉纂修官的员额和比例,保证满人参与修史。清代史无专官,但史馆从组建、管理到史官选任、资料征集等,都有一整套严格而又灵活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2.
陈锡钧一生致力于金石文献收藏,极为宏富,复加考订著作,更显功力,有"碑帖大王"之美称与捐赠所藏之丰功,而今却鲜为人知。论文探掘陈锡钧生平经历,考述其藏品与著作。  相似文献   
113.
汪维真 《史学月刊》2002,(11):30-35
《豫报》是河南留日学生最早创办的刊物,1906年12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共出版了6期。它的创刊宗旨是“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唤起国民思想”。由于政见不同,自第五号起《豫报》股东分化,一部分以宣传革命为宗旨的激进派创办了《河南》杂志,备受海内外注目。在这种情势下,《豫报》在1908年4月30日出版了最后一期即第六号后便停刊了。  相似文献   
114.
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人对黄河清有“祥瑞之兆”和“不祥之征”两种观点。黄河澄清是一种自然现象,却又不可能出现在正常条件下,它有其内在的规律。只有当流域内大范围出现异常情况,如持续干旱少雨、冬季过于寒冷、地震等时,才会导致黄河河水变异,出现黄河澄清的现象。黄河清是干旱和黄河断流的前兆。同时,黄河清还与社会政治、化和生活交织在一起,成为奇异的化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5.
试论温峤     
温峤墓是迄今为止南京地区发现的墓主身份明确、地位最高的东晋勋臣墓葬。本依据考古发现及献资料,对温峤家世、事迹和葬地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6.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器的热释光年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39件历代瓷器的热释光年代。结果表明,热释光年代与考古年代在一个标准偏差(±1σ)为29%以内的一致性非常良好。这样的误差在瓷器年代测定中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17.
本工作利用热释光法对9件青铜器中的陶范进行了间接青铜器年代测定,揭示了这些青铜器的真实年代,并为青铜器定代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由于大部分中大型的青铜器中都存有陶范,并在取样过程中一般不会对器物造成伤害而为文物界所接受,使得这一方法在青铜器的真伪鉴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目前青铜器真伪鉴定中最有效的科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8.
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晖  黄春长 《史学月刊》2002,2(1):13-18
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黄河流域的气候属于温暖湿润期;商代后期气候出现厂干旱化,导致了古公亶父迁岐,文王迁程迁丰,帝乙帝辛时不断向南方发展;而商末的旱灾和饥荒是周武王克商的直接导火索,导致商周之际的改朝换代。商末气候环境的变迁对其时社会政治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19.
1911-1937年灾民移境就食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印焕 《史学月刊》2002,(2):115-122
抗战前的民国时期,灾民逃荒现象极为普遍。灾发地政府因无力赈济自己的民众,或者出于推卸责任,放任其灾民四处流离,移境就食。流入地政府救济自己辖区灾民尚且不暇,自然不愿再为别区承担救济重任。再者,行政区划与经费的分配也限制了这种救抚他省灾民的欲望。因此,流入地对来境灾民无不驱逐出境或资遣回籍,而灾民在自己家乡确实又无以为生,迫不得已时只好重又外出。总起来看,整个灾发期间,灾民便是在灾发地与流入地的推来搡去之中艰难苟活。这一问题不是一地一隅所能解决,也远非一年一月所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合作,需要对产生灾民的各种原因予以根治。然而,受时代条件所限,灾民的移境就食问题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灾民的流离悲苦也就只能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120.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与家族制度的发展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获得功名是许多家族之凝成与延续的重要前提。获得功名的途径大体上分正途与异途两种。从族谱资料的分析可知:家族中的正途出身与异途出身往往相互支撑,共同为家族的延续和发展作出贡献。有的是前期多正途出身,后期多异途出身。有的则先由异途出身,后代逐渐走上正途。从各自的水平和行迹看,异途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搜罗遗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