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田成方 《江汉考古》2020,(4):114-120
新近公布的曾公■钟铭是一篇曾国宗庙祭祀文书,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赞颂高祖伯括的生前事功及福赐子孙;二是颂扬皇祖南公受昭王命"建于南土",以至受赐铜钺,"用政南方"。曾之"皇祖"在周昭王时期的二次受命,过去未见记载;三是器主程式化的自述和祈福。结合曾侯与钟、加嬭编钟铭文,可证伯括因勤劳文武,故在周成王时受封立国。曾公■钟铭受昭王诰命的"皇祖",疑即随州叶家山M111墓主曾侯犺。曾国二次受命以后,被周王朝授予主政南土的职责,由此奠定了日后"汉东之国随(曾)为大"的基础。  相似文献   
52.
田圆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2):138-148,160
新中国城市接管是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的一个特殊阶段,其时间虽然较短,但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对新解放城市的接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厦的奠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建政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研究中共城市接管是洞察中国共产党政权建构与施政理念的重要切入点。美国学界持续关注中共城市接管史,研究内容涉及城市接管的过程、接管干部(含南下干部)以及城市接管之后的社会改造和城市变迁等。随着研究视角的转换,美国学界的关注点亦有所不同。近些年来美国学界相关的研究议题越来越细化,关注点从宏大的政治叙事转向社会结构和城市生活变迁,而研究方法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3.
ABSTRACT

We report an archaeobotanical analysis of flotation samples taken from Shirenzigou, an Early Iron Age agro-pastoralist site dated between the fourth and first century BC,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Xinjiang, China. The charred macro-botanical assemblage is dominated by naked barley grains with a few broomcorn and foxtail millet grains. In the context of Trans-Eurasian exchange of cereal crops, southwest Asian crops (wheat and barley) and two Asian millets (broomcorn and foxtail) were introduced to Xinjiang a few centuries to a millennium before Shirenzigou was occupied. The choice of barley cultivation in preference to wheat and millet may have been possibly driven by the relatively extreme lo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cheduling requirements of mobile pastoralism. Barley is well suited to this environment, and the choice of naked barley in preference to hulled barley may have been driven by the whole grain tradition prevailing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54.
R. Chen  G. Tian  W. Zhao  Y. Wang  Q. Yang 《Archaeometry》2018,60(5):1122-1134
The study aims at provid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structure of the burial mounds at the Sifangling site, Hepu Han Tombs, in southern China. We implemented a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ERT) technique to obtain high‐resolution imaging of archaeological targets, considering the challenging environment and the depth of the burials. Three ERT profiles were tested above a small ancient mound previously detected by exhaustive archaeological drillings, following which 18 ERT profiles with angular separation were performed on the largest mound at the test site, without any a priori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below the surface. Then, a series of two‐dimensional (2D) profiles were combined as a ‘pseudo‐3D’ volume, which allowed a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urial mound, and iso‐resistivity surfaces were also calculated to emphasize the location and spatial extent of the target. The results gave an eff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funeral chamber and its structural details, and allowed detailed pre‐excavation planning.  相似文献   
55.
田卫卫 《文献》2020,(3):138-150
2019年末《大唐故李府君(训)墓志铭》的公布一度成为热点,学界对"日本国朝臣备"是否吉备真备一事各执己见,往复撰文进行了论辩。本文从中日关系史的角度出发,依据中日两国史料,从日本遣唐使采用汉名的发展过程,来论证吉备真备自称朝臣备的可能性。而他为《李训墓志》书丹的原因,与李训在暂住地洛阳去世,且去世五天即匆匆下葬,非由家人主持葬仪,而是由李训所结交的士友操持有关。  相似文献   
56.
“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A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对国家建设以及维持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制度史一直是历史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制度史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展,路径进一步丰富,旨归进一步明确。学者们从关注制度本身到探索制度的具体实践形态以及在此过程中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更为深刻真实地展现了制度演变与实践的逻辑理路,使制度史研究呈现出更为丰富、立体与动态的面向。  相似文献   
57.
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的清代广州城郊洪兵分布形势图,对于我们了解广东洪兵起义无疑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梳理历史文献记载和舆图所载信息,认为F.O.931/1079号舆图最早应绘制于咸丰四年六月二十四日洪兵进营佛岭市之后,最晚则应在九月初五清军开始反攻之前,最迟也应在九月十二日清军攻占萧岗之前。同时,依据石门"拖船"等信息,则大致可以将绘制时间推至七月三十日之前;F.O.931/1892号舆图应绘制于八月三十日清军稳定近城北郊形势之后,至九月初五日清军开始反攻之前的几天时间之内。  相似文献   
58.
等级-规模法则在考古区域分析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天璟 《考古》2015,(4):108-120
随着区域性考古调查方法在田野考古实践中的应用,中国考古学界正逐步积累详尽而丰富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中外学者引用考古区域分析的方法,在解释聚落形态和社会复杂化进程问题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应用相同的方法分析中国考古遗存,不仅有利于世界考古学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考古遗存所体现的既具有人类社会演进共性又  相似文献   
59.
洪武十一年,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之国,朱元璋将散养于民间的晋府官羊集中起来交给晋府护卫统一牧养,揭开了藩王护卫牧羊制度的序幕。洪武末年,朱元璋试图建立起以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为核心的"藩王守边"的备边体制,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藩王护卫屯牧制度——内外诸王领护卫屯牧塞上,平时牧耕,战时备边。诸王、驸马被赐予大量羊只实边,护卫牧羊制度的发展达到顶峰。永乐、宣德以降,在朝廷抑制藩王、裁撤护卫与蒙古势力持续南侵的双重作用下,藩王护卫屯牧制度遭到破坏,护卫牧羊制度逐渐隐没于王府田庄经济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60.
田建文 《南方文物》2010,(1):132-134
1964年,张忠培在导师苏秉琦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元君庙仰韶墓地》著作(198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2005年赵宾福在导师张忠培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著作(200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从苏秉琦到张忠培,从张忠培到赵宾福,三代考古人情缘和成长的故事反映了中国考古事业薪火相传,一步步走向成熟。从1964年张忠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凝望苏秉琦先生的背影,到2009年张忠培先生在赵宾福的著作中再次清晰地看到了依然屹立的已故苏秉琦大师的形象,之间相隔45年!这45年,也是在世界考古学界终于有了考古学上的"中国版"的4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