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7年,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第二阶段)相关课题的工作安排,要求在陶寺城址继续发掘,探索宫殿区布局和区划。陶寺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工作,同样迫切要求我们确定陶寺城址是否存在宫殿区,以及宫殿区所在位置、规模等比较明确的信息。因此,寻找宫殿  相似文献   
102.
赤壁古家岭东吴墓位于赤壁市赤壁镇芦林畈村三组,当地村民在兴建住房时发现。该墓规模较大,级别较高,墓室形制结构保存比较完整,虽经两次遭受盗掘,但出土陶器仍较丰富,是研究三国东吴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3.
青海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体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是各项事业赖以发展的宝贵财富。适应时代要求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不断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进程的迫切要求。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青海省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并就不断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4.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可移动文物造成较大的损失,虽然自然灾害难于避免,但可通过对可移动文物灾情调查,分析了解受损器物的类型和原因,反思我们在陈列展示和库房建设中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的不足之处,加强可移动文物抗震预防性研究工作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5.
巫山县土城坡墓地和窑址第四次发掘是配合三峡库区第三期水位蓄水工作进行的.本次共发掘东周、西汉、六朝、唐代及明代墓葬33座、汉代窑址11座.这批墓葬的形制、葬式、出土器物发展演变清楚,反映了当时巴文化、楚文化、汉文化的各自风格,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汉代窑址的发现,解决了当时人们生活用具和随葬器物的产地等问题.总之,这批材料为研究当时三峡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丧葬习俗、窑业兴衰发展变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6.
四川石棉县三星遗址位于大渡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通过调查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与商周时期遗存,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等器物,对研究大渡河中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神灵赞美特征是赫梯赞美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赫梯人颂神诗研究的核心内容。国外学者在文本解读、语言和文字分析以及神灵赞美特征的渊源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这个问题无论是横向的比较还是纵向的梳理在国内外赫梯学界尚无人问津,神灵赞美特征的多样性与移植现象产生的原因也缺乏探讨,更少有把这个文化现象视作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本课题组 《攀登》2007,26(6):79-84
柴达木盆地旅游资源丰富,其旅游资源是开展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采风的理想胜地。根据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结合柴达木盆地的特点,及早推出和实施"激情穿越柴达木"综合旅游项目,将会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加快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动青海旅游业的发展。本课题阐述了此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全面分析了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项目的总体规划、项目活动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发、组织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发现一座东汉墓葬,出土随葬器物33件,有陶器和铜器.其中陶器包括鼎、陶屋,铜器有铜镜、钱币等.为粤东客家地区东汉文化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0.
殷墟大司空M303发掘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洪彬  岳占伟  何毓灵 《考古学报》2008,(3):353-394,插三-插二十
大司空遗址是殷墟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30年代,历史语言研究所就曾在大司空东南地进行大规模的发掘,不仅清理了一批墓葬、房基、灰坑、窖穴,而且还清理了部分与铸铜有关的遗迹,获得了包括铸范在内的一批遗物。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为配合豫北纱厂的基本建设,曾在大司空村东地和南地进行了多次发掘,为研究殷代墓葬的分期和陶器组合提供了科学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