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目前考古现场保护主要以应急保护技术与临时加固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为主,而关于考古现场预防性保护少有报道。本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保护构建了由考古舱、考古舱环境调控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土遗址监测系统、区域气象站、预防性保护措施、监测信息智能管理平台组成的预防性保护体系。发掘前,通过土遗址监测系统和区域气象站获取文物埋藏环境信息和区域气象信息,为考古舱内环境设置提供了依据。发掘过程中,采取舱内温湿度调控、保湿、空气杀菌净化、控制舱内人数与新风换气等预防性保护措施,达到控制考古舱温湿度、减少细菌和真菌总数、降低舱内CO_(2)浓度,减缓象牙等文物失水速度的目的,有效控制了出土文物开裂、酥粉、霉菌暴发等病害发生,为考古发掘与保护赢得了时间。三星堆祭祀坑考古现场预防性保护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为以后重要遗址的现场保护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82.
温湿度是评价文物保存微环境的重要因素。目前,基于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要求产生了大量文物保存微环境监测数据。如何更好地分析、利用现有的数据,建立有效的数学分析模型,用以评估并优化现有的环境调控措施是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的方法,建立能够反映展柜所处环境温度瞬态变化的三维CFD仿真模型,通过瞬态温度边界建模方法,将展柜外实测温度数据使用UDF(user defined function)编译,作为模型的瞬态边界条件。模型使用夏季工况的柜内温度实测数据进行标定,并将标定后的模型直接应用于冬季工况。结果表明,经标定后的模型在夏季工况中运行良好,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偏差为0.18℃,最大偏差为0.33℃。模型直接应用于冬季工况,表现出很好的预测效果,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为0.029℃,最大偏差为0.081℃,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为预防性保护的监测数据利用及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证明了CFD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3.
以陕西省平利县79个贫困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理论,建立贫困风险耐受度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辨识平利县村域贫困风险因子,评测贫困村风险耐受度,并与贫困发生率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自然本底、区位-生产资料、内外助力和生产生活保障等四个贫困风险因子作用方向有所差别;全县贫困风险耐受度处于中下水平;比对贫困风险耐受指数模型与贫困发生率现状,发现二者分布趋势相似性特征明显,未出现异常现象。后续应建立针对性的风险预测和防范机制,适量减少直接性福利供给,激发农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风险抵御力和恢复力,构建持续稳定的脱贫-振兴的扶贫新模式,持续监测县域贫困村贫困风险耐受度的时序变动特征。  相似文献   
484.
故宫博物院藏《行书自书诗》卷是蔡襄行书代表作,卷后有历代题跋多则,其中款署为"匡山凷翁"的一跋,前人向对作者未有详论。本文通过此卷前后题跋以及相关文献记载,考证出此跋作者为明初人吴勤,因受当时的收藏者管讷的邀请而书此题跋。通过对"匡山凷翁"身份的揭示,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此卷在明初的流传轨迹,对此间书画鉴藏史的研究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485.
艺术应始于人类的早期石斧,手斧的性择标识理论似乎解答了手斧的所有问题,但对该理论还有待更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486.
ABSTRACT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 o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of Shanghai has focused on modern Shikumen. While in Shanghai, there are more than seventy representative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ich demonstrat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echnology and art; few efforts have been made on them. Via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on-site investigation,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imber frames of tingtang of Ming and Qing residences in Shanghai. It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tial mechanism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it reviews the history of residences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Second, it interpret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imber frame style. Through-jointed frame in ancient Wu Area was influenced by the space need and the Central Plains’ raised-beam frame. It finally evolved into “zhengtie raised-beam frame + biantie through-jointed frame” style by Xiangshan Bang carpenters. Third,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material economic and flexible colloc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local customs. The study clarifies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background influence on timber frames of tingtang of Ming and Qing residences in Shanghai. It is one of the series of architectural studies in Jiangnan region, and appeals for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s in Shanghai.  相似文献   
487.
旅游地居民与多元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是旅游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相对剥夺感是认识旅游地居民行为逻辑的新视角,也为化解旅游地居民与多元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冲突、改善旅游领域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从研究源起、概念内涵和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行为效应、应用范畴和研究方法等6个方面对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研究进行了分析回顾。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研究对于新时期我国旅游地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同时构建了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研究框架,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488.
价值高、完整度好的墓葬越来越多选择整体搬迁保护。但在考古工作中,有结构缺损的非完整性但价值较高的墓葬不在少数。西安出土一座关中地区少见的、形制完整的宋金时期砖雕墓,尽管其结构局部缺损但研究价值高,是研究该时期墓葬形制、丧葬风俗的重要补充。为完整保留墓葬形制,兼顾再研究与展示,欲进行搬迁保护。保护前通过建立物理力学模型模拟墓室质心的偏移校正,并分析计算搬迁过程中砖壁的倾覆风险,确定了采取保留外部土圹固型、内部加固支撑的整体吊装搬迁方案;再根据理论计算出留土高度、通过模拟实验改进彩绘层隔离保护工艺,成功实现该墓葬的整体搬迁保护。本工作在文物搬迁保护中引入理论模型对缺损结构的量化评估,探究搬迁保护规程化方法,可为同类非完整性但价值较高的墓葬搬迁保护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89.
为研究判定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在文物表面霉菌污染检测中应用可行性、科学性及适用性,利用ATP生物发光法对文物表面50种霉菌的生物发光值进行检测;构建了7种常见霉菌及其混合菌的菌落总数值与ATP生物发光值的线性关系函数,并在对应线性关系下分析了预测菌落总数值与实际值的差异;进一步利用ATP生物发光法评价模拟染霉试样在香茅醛熏蒸处理前后的霉菌数量变化。结果显示:50株待测霉菌中90%霉菌均检出了生物发光值(RLU)。在不同培养条件下,青霉、曲霉、木霉、毛壳菌、枝孢菌以及其混合菌的菌落总数对数值(lg^(CFU/mL))与生物发光对数值(lg^(RLU))之间均呈现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817;在相应的线性关系下,预测的菌落总数值与实际平板计数的菌落总数值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ATP生物发光法可以对文物表面霉菌进行准确相对定量。此外,香茅醛熏蒸处理组和对照组文物表面霉菌的生物发光值和菌落总数呈现了相同的差异变化趋势,说明ATP生物发光法可以直接用于熏蒸剂抑菌效力的评价。因此,ATP生物发光法在文物霉变检测中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同时在文物霉变程度分析及霉变文物消杀处理的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为文物微生物病害的防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