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23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民族学和考古学研究显示,人类对石制品有意识的热处理现象自史前时代开始就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主要被用来改善石料的破裂性能,改变石料的外观,并且附加一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有关热处理原理、方法和表现特征的实验研究,为辨别考古材料提供了对比依据。目前为止,中国关于热处理的考古学发现和研究很少,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国内史前考古学界对这一主题的兴趣和关注。 相似文献
222.
山东地区以青州为中心流行的北魏到北齐时代的一佛二菩萨像,不论是石雕还是铜铸,多是佛身与台座明显地分成两部分,佛、菩萨共同包容在一个大光背之内,两侧的菩萨立像位于光背最外侧,犹如悬在空中。朝鲜三国时代的金铜佛像是从山东的佛像样式接受而来的,有的佛像上青州派色彩还较浓厚。但朝鲜佛像自身的特点还是明显的,光背外形上较为秀美,脸型略微清瘦,表情恬静内省。对圆柱形覆莲座更为偏爱,台座也略微高瘦。 相似文献
223.
224.
2001年3月12日,杭州雷峰塔地宫发掘,面世的龙纹佛像、铁函、钱币、铜镜、舍利函等已有学者做了研究,然而,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坍后所面世的《一切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或者可从另一角度再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25.
To produc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raw materials used in northern Chinese Yaozhou celadon glazes Chinese glazes (especially the source of the calcium‐bearing flux), Sr isotope analysis has been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Yaozhou celad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 of northern Chinese greenware. The study has enh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aw material sources used to make Yaozhou glazes dating from the Tang to Northern Song dynasties. It is highly likely that ‘Fuping stone’ mentioned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 is not the main raw material used to make Yaozhou celadon glazes of the Tang to Northern Song dynasties. The results of 87Sr/86Sr analysis of the Yaozhou celadon glazes studied produce relatively consistent 87Sr/86Sr isotopic signatures, with a wide variation of relatively high Sr concentrations. This is firm evidence that a calcium‐bearing plant ash was the source of the calcium and of the flux in the Celedon glazes studied, and not, as some have suggested, limestone or ‘Liaojiang stone’. The study had illustrated that the present approach has great potential in providing a new way of reconstructing porcelain glaze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26.
冀北周代青铜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北部是中国北方文化带的一个重要地区,其中属于周代的青铜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根据出土的青铜器可以将其分为五群,分别以昌平白浮墓、延庆西拨子窖藏、平泉东南沟遗存、延庆军都山东周墓地和张家口白庙四、五类遗存为代表。前四群属北方文化,最后一群属中原燕文化。第四群最为复杂,它应属狄人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227.
北宋中后期,禅宗之一的曹洞宗开始复兴。芙蓉道楷是曹洞宗复兴过程中的一位重要僧侣。宋末,自随州向北至东京一带,成为道楷及其法嗣弘法的重要区域。受道楷影响,其法嗣占据了大量名寺名山之法席,彻底扭转了宋初曹洞宗衰败之势。虽然芙蓉道楷在东京与士大夫缔结了深厚的关系,但是由于与宦官谭稹的交恶,导致了最终被贬淄州。从长远的时间来看,道楷被贬使得大洪山寺僧人最终失去了宋廷的青睐,曹洞宗也逐渐失去了东京这一重要的化区。 相似文献
228.
利用现代科技分析手段提取古代彩塑信息并与文献结合,可以推断其工艺、材料和制作时间,进而确定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艺术史研究和保护修复提供信息与帮助。因此,本工作利用三维视频显微镜(3D Video Microscope)、偏光显微镜(PLM)、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SEMEDX)、X-射线衍射仪(XRD)和大腔体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等分析了山西太原纯阳宫所藏一尊明代道教星宿彩塑脱落样品,发现彩塑经过多次重绘。其中星宿足部经过四次重绘,从胎体至表面层使用的黑色颜料为炭黑(C),绿色颜料为氯铜矿(CuCl_2·3Cu(OH)_2),白色颜料为铅白(PbCO_3),褐红色颜料为靛青(C_6H_(10)N_2O_2)与黄丹(PbO)的混合物。彩塑头部经过两次重绘,分别使用了群青(Na_(6-8)Al_6Si_6O_(24)(S_(2-4))和靛青。彩塑躯干部位表层红色颜料为朱砂(HgS)和铅丹(Pb_3O_4)的混合物,黄色颜料为铅铬黄(PbCrO_4),蓝色颜料为群青,绿色颜料为铅铬黄(PbCrO_4)与群青的混合物。彩塑白粉层成分为石英(SiO_2)与高岭土(Al_2Si_2O_7·2H_2O)的混合物。分析结果表明,此尊星宿彩塑在过去的数百年间曾经多次重绘或修葺,根据不同白粉层成分组成相近判断,保存该彩塑群的寺观有将高岭土作为白粉层的传统。研究结果可为保护材料和修复技术的选择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