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模拟青铜器样品在典型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具体探讨青铜器不同相组织的腐蚀状况,采用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模拟青铜器样品在五种典型电解质和模拟土壤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氯化钠、硫酸钠、磷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以及模拟的土壤溶液中,青铜器组织中的α相比δ相及(α δ)共析体组织更容易发生腐蚀。介质的pH值以及不同离子对青铜器不同相组织的腐蚀行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2.
张卉  张捷  仇梦嫄  李莉 《人文地理》2020,35(3):58-64
本研究以典型特殊地方“音乐之岛”鼓浪屿上的音乐景观这类非单一知觉类型的特殊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音乐景观意象的知觉形成过程及其对地方依恋和满意度的作用,并运用耦合度模型进行音乐景观意象内部要素关系的探索。结果显示:①音乐文化景观意象存在“审美意义理解”、“功能涉入体验”、“音律情感评价”三个重要维度,并且已经到达比较高的耦合阶段;②三个维度间相互影响,共同协调提升,显著影响游客地方依恋,并提升游客满意度;③地方依恋在音乐文化景观意象的三个维度和满意度之间起到了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3.
孙林  田明 《人文地理》2020,35(5):18-24,140
当前我国的人口流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流动人口的迁移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家庭化趋势,在此背景下迁移选择是否和流动人口家庭的生命周期阶段息息相关呢?未来的市民化政策需要因此而迭代升级为家庭视角吗?文章使用中国25所城市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城市流动特征四个维度探究影响核心家庭迁移模式的具体因素和相关程度,结果显示:家庭的生命周期阶段是流动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核心家庭在新婚期和学龄前期举家流动的概率最大,当孩子步入适龄教育阶段,流动人口的家庭界面面临分散的可能性增加,导致留守子女和留守妇女的社会现象持续,当子女毕业或就业时家庭成员团聚的概率再次增加。未来市民化政策中应当围绕流动人口的家庭出台更全面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4.
陈絜 《中原文物》2020,(1):71-76
两周金文中的繁与繁阳,是全然不同的两个地名:繁为东土地名,似在今山东汶、泗之间,繁阳则为南土汝水流域地名,在今河南新蔡一带。甗铭文所记周王命令出使于繁,班簋铭文记录穆王令毛公掌管繁、蜀、巢诸地,均与西周早期王朝东土经略有关。汶水流域是中原王朝东拓的交通要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是今人梳理商周东土拓殖史的要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5.
目前,对我国出土的紫色八棱柱形文物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材质和制作工艺上,对其形制来源、功能用途等方面的系统论述相对较少。为探究周陵贺家战国秦墓出土的一件紫色八棱柱器物的表面特征、颗粒形态、材质成分、制作工艺等信息,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等分析方法进行了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八棱柱形制的来源与演变、材质的来源、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初步推测,结果表明该紫色八棱柱微观形态为紫色和黄色晶体颗粒夹杂分布,主要成分为中国紫(硅酸铜钡),推测为二到三次烧制而成。通过文献查阅及梳理,推测八棱柱的形制受中国本土道家文化的影响较大,其主要功能为口含或窍塞。本工作对于我国出土紫色八棱柱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6.
从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前2世纪中期,地处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伊利里亚人与罗马多次交战。缕析波利比乌斯等古典史家的记述,交战历程依次为:伊利里亚人劫掠和扩张、罗马商人和伊萨向元老院控诉和求援、罗马遣使交涉、伊利里亚人蛮横回应、罗马出兵讨伐。着眼于史实层面,罗马遣使交涉,基本是其对外扩张中先礼后兵的惯常策略,也是其强化宣战理由的重要环节。而就历史叙事而论,波氏的伊利里亚战争文本,一方面将罗马对伊利里亚的征服呈现为奉辞伐罪、解救他邦的功业;另一方面是论证罗马优良政体及其在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中所发挥的有力作用,在此叙事逻辑指引下,伊利里亚成为罗马需要匡谬正俗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7.
张俊峰  李杰 《民俗研究》2022,(1):94-108
隋唐以降,"江南"不仅是地域概称,亦作为一种美称在北方地区广泛流行。根据各地被称为"江南"的缘由,可大致分为水利型、稻作型、文化型、富足象征型以及景观型。各种类型的"江南"并非泾渭分明,北方各地之"江南"多是几个类型的集合体,是为复合型"江南"。北方"江南"多位于自然条件优越之地,多数"江南"指代地域为一县之隅。"江南"本是对某地社会之赞美,但美称亦会转化为"实累",明代宁夏即为此例。综合来看,传统时代北方民众对"江南"美誉的认可,缘于江南地区的繁荣兴盛,其本质上体现的是对于富足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亦是传统时代北方民众对于"何谓江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8.
Jade silkworms unearthed from the sites of the Hongshan culture reflect that the mulberry silkworms and tussah silkworms were recognized and utilized in the Liaoxi (west Liaohe River) valley from at least 5.5 to 5 thousand years ago. This not only makes the Yan-Liao region (extending from the Yanshan Mountains to the Liaohe River valley), where the west Liaohe River valley is located, become another prehistoric center of silkworm resource utilization besides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ut also traces the earliest time and the area of the utilization of tussah silkworms in China from Shandong Peninsula in the Han Dynasty to the west Liaohe River valley in the Hongshan period. Meanwhile, the quantitative superiority of jade tussah silkworms implies that wild silkworm resources were still the main source of silk for the Neolithic inhabitants. The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means of“taking jade as silkworm” and“turning silkworm into dragon” in the Hongshan culture coincide with those i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nd are a vivid portrayal of the Hongshan culture as a direct root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相似文献   
159.
传统的人工掏挖装箱搬运分块过多,为尽量减少对土遗址本体的干预,本研究提出了采用机械切割方式对土遗址进行分块的方法。以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F12房址"搬迁保护工程为背景,设计了机械切割设备,试验初探了机械切割在土遗址搬迁保护中的应用,对水平切割速度、牵引力及设备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改进机械切割方案,成功应用于房址整体搬迁保护工程。研究表明:机械切割技术可应用于土遗址搬迁保护,有效减少分块数日,降低搬迁作业对遗址的损伤,可为相似的文物保护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0.
Shi  Jie  施傑 《东方研究杂志》2013,61(2):263-293
Located in present-day Jiaxiang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Wu family shrines built during the second century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25–220) were among the best-known works in Chinese art history. Although for centuries scholars have exhaustively studied the pictorial programs, the frontal-pose female image situated on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central pavilion carved at the rear wall of the shrines has remained a question. Beginning with the woman's eyes,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the image is more than a generic portrait (“hard motif”), but rather represents “feminine overseeing from above” (“soft motif”). This synthetic motif combines three different earlier motifs – the frontal-pose hostess enjoying entertainment, the elevated spectator, and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By creatively fusing the three motifs into one unity, the Jiaxiang artists lent to the frontal-pose lady a unique power: she not only dominated the center of the composition, but also, like a divine being, commanded a unified view of the surroundings on the lofty building, hence echoing the political reality of the empress mother's “overseeing the court” in the second century during Eastern Han dynas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