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21.
居延汉简中的习字简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延汉简习字简的内容主要包括文书用字和字书简两种;其形式主要有重复正文中的某些字或在废弃简上习字;它的载体主要是以不定期文书为主。  相似文献   
222.
因年代久远,清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的画芯与原装裱普遍存在水渍、断裂、折痕、残缺等病害现象,急需进行修复保护。结合对原装裱工艺、材料、病害分析研究结果,采用部分保留原装裱的方法进行保护修复,替换原装裱的天地头,保留原隔水边框、签条和轴头,为防止大尺寸绢本画芯"迸裂"现象,使用了棉料扎花纸和楮皮纸合托做成命纸。通过修复恢复了文物原貌,真实全面地保留书画原有的装裱及历史信息,有利于文物长期保存、陈列和研究。  相似文献   
223.
上海博物馆藏清代进士莫晋(1761—1826)书法立轴(145 cm×50 cm),画芯为绢本。绢表面被红色涂层覆盖,上面有云纹、蝙蝠纹和"寿"字纹等手绘花纹,加工方式特殊。为科学保护这件文物,采用了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高光谱等无损(微损)检测技术对文物材料及制作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件文物用绢组织结构稀疏,背面采用三桠皮纸托裱;将铅白染色涂于绢表面进行加工,再采用高岭土和银粉绘制云纹、蝙蝠等;同时对文物模糊印章进行了有效提取。该研究结果为后续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4.
章太炎与端方关系的这桩公案,在同盟会时期是件大事,它涉及同盟会与光复会的分裂,对章太炎本人来说,也至关重要.本文试图将该案的始末作全面梳理,以揭示当时革命党人之间的派系纷争和章太炎的固执派性.  相似文献   
225.
百人会与美国华人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于 1 990年的“美国华裔百人委员会” ,简称“百人会” ,是美国社会非常有影响的一个华人社团 ,该组织的成员大多是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的精英。在这种背景下 ,该组织在过去的 1 3年里积极充当美国华人的代言人 ,架起中美交往的桥梁 ,为提升美国华人的社会地位、促进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组织也深受中美两国政府关注。但遗憾的是 ,至今学术界少有人对它进行全面研究。本文从“百人会”成立的背景及其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填补美国华侨华人研究的这一小空白。  相似文献   
226.
本工作从应用的激光类型、激光对主要画材的影响以及清洗表面沉积物、处理老化光油、去除复绘和清洗画背等主要应用场景等层面,系统呈现了激光清洗架上绘画的研究现状,为实际应用中激光类型等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全面的参考,给出了典型的工作逻辑与流程,同时也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空白和不足。  相似文献   
227.
手卷是最早出现的中国传统装裱形式,在历经从晋至清的千余年发展后,形成了撞边手卷、套边手卷和转边手卷三种经典样式,其中转边手卷又可分为挖嵌式与镶接式两种工艺。流传至今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转边手卷大多为更节省绢料的镶接式装裱工艺,但此工艺复杂繁琐、技术难度较大,到了当代,有所式微,面临失传的境地。本研究主要以上海博物馆藏《明仿米芾行书明道观壁记卷》转边手卷的修复重裱为例,叙述对原装裱用料、配色、镶接工艺等的研究,以及原尺寸恢复其原本镶接式转边手卷的过程,旨在为古人优秀传统技艺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28.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在我国经过了二十余年的系统性研究和应用实践,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近年来,上海博物馆在预防性保护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理念,通过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监督检查的流程,降低文物风险,保障文物安全。本文以上海博物馆的两个临时展览为例,从环境信息统计分析、湿度阈值设定与调控策略选择、材料环境安全性评估、展柜密封性能要求等方面阐述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风险管理工作的应用实践和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229.
出土于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的纺织品上观察发现有灰蓝色固体物质附着,为查明其性质,采用扫描电镜-能谱法、激光拉曼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结合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光学形貌观察等手段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物质为磷酸亚铁矿物——蓝铁矿[Vivianite:Fe_(3)(PO_(4))_(2)·8H_(2)O],其多形成于富铁、富磷、有机物含量较高且贫硫的缺氧还原沉积环境中,微生物活动亦对其生成有影响。该矿物的发现对墓葬环境特征与保存状态的研究有指示意义,在考古遗存中或可作为判断特殊埋藏条件的标志自生矿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