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篇
  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Epipaleolithic/early Neolithic settlements at Qinghai Lake,wester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ansitions from terminal Pleistocene Upper Paleolithic foraging to Holocene Neolithic farming and pastoralist economic orientations i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re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paleolithic sites located near Qinghai Lake, Qinghai Province, western China. Jiangxigou 2 is an artifact-rich, multicomponent midden site with the main period of occupation dating ca. 9000–5000 cal yr BP, containing abundant flaked stone artifacts includ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microlithic tools, abundant faunal remains including gazelle, deer, and sheep, and a small number of ceramics, including the oldest know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Heimahe 3, on the other hand, is a brief hunter's camp dating ca. 8450 cal yr BP, with evident affinities to late Upper Paleolithic camps in the same region that date several thousand years older. The two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sites are probably nodes within a single Epipaleolithic foraging system that developed on the margins of the high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and that served as a basis for colonization of the high-altitude Plateau at that time. Jiangxigou 2 appears to be connected to early Neolithic agricultural settlements along the upper Yellow River (Huang He) drainage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and may provide insights into forager–agriculturalist interactions tha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astoralist system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32.
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2004年、清华大学2005—2006年对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手工测绘和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本文借鉴前辈学者对于佛光寺东大殿原始设计尺寸权衡的论述,在今天毫米级精度的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东大殿所用营造尺长298毫米,中五间开间1丈7尺,标准柱高同之;斗拱材宽7寸;斗拱下昂斜度等于总举斜度,基本斜度可描述成“平出47分~(?),抬高21分~(?)”,总举为此基本斜度的11倍,稍间、进深各间尺寸因此定为1丈4尺8寸;中平槫到柱头的高度等于总举高。通过上述的分析与结论,本文强调提高古建筑测绘数据全面性和精度的重要意义及深远的科研前景。  相似文献   
33.
The provenance of more than 2200-year-old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in the Qin Shihuang Mausoleum is still a mystery, even though some researchers have inferred that the terracotta figures were produced near the mausoleum. The sporomorphs (pollen and spores) extracted from terracotta fragments of a warrior and a horse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soil samples from the Qin Dynasty layer in Pit No. 2 of the Qin Shihuang Mausoleum indicate that the pollen spectrum from the terracotta hors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arrior, but similar to the local soil samples. Herbaceous pollen was dominant in the warrior sample, while arboreal pollen predominates in the horse and soil samples. Palynolog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terracotta horses were produced at a locality near the mausoleum, while the warrior came from a site which was further afield.  相似文献   
34.
珍本《影山草堂学吟稿》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 《文献》2007,(1):125-130
"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这是钱仲联先生<论近代诗四十家>对晚清宋诗派代表郑珍(字子尹)和莫友芝(字子偲)的赞语,郑、莫两人虽处西南边陲,但学深诗雄,名动全国,不愧为贵州历史文化宝库中两颗极其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35.
曹魏景元元年朱书镇墓文读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全民 《考古与文物》2007,(2):30-32,92
2005年5月,西安高新区新型工业园区广丰公司基建工地(位于长安区郭杜镇)清理了一座三国曹魏时期墓葬。该墓出土的一件灰陶镇墓瓶,小口外敞,平沿外斜,圆肩鼓腹,平底内凹,肩上钤有一枚印文,已模糊不清,瓶内尚存少量蛋壳残片。口径11、腹径27.5、底径19、高21.5厘米(图一)。其上朱书铭文有所脱落,尚有许多清晰可辨,或隐约可见,或可根据有关资料补上所缺之字(图二,封三)。尤为可贵的是纪年明确,为墓葬的绝对年代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当时的埋葬制度、信仰和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该镇墓文书体古朴娟秀,多具有楷书特征,尚存隶书意味,也为了解当时书法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现将这些资料一并公布,并试作解读。  相似文献   
36.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本土的产物,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悠久的文化土壤之中,渗透着东方智慧的光芒。诚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言,中国是个早熟的儿童,中国的古代神话就是中国这个早熟的儿童,通过神话的方式,对中国历代著名人物的思考与评价。中国古代的神话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尚德、尚功与尚智,着眼于著名人物对时代与民众的贡献,中国的古代神话与中国祭祀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因而中国的古代神话,在世界各民族神话之林中,是独具特色的神话之一。  相似文献   
37.
“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李文海、金冲及、胡绳武、刘桂生、张海鹏、耿云志等著名学者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上百名专家参加会议。与会者围绕大会主题,就近代中国的文化思潮、学术史、社会文化、教育、宗教、中外文化交流等专门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展开热烈研讨,提出了不少富有学术价值的观点。提交会议的高质量论文甚多,限于篇幅,兹仅摘录部分学术观点。在文化思潮研究方面,与会者论及现代性建构、…  相似文献   
38.
H.V.伊瓦特从1941年10月至1949年12月出任澳大利亚外务部长.战后初期澳大利亚的外交活动主要是由伊瓦特所开创的,特别是他提出的新亚洲政策--协调政策,极力主张扩展与亚洲的外交联系,积极发展经贸关系,密切关注亚洲事务,寻求在与西方相互信任和互惠基础上加强亚澳地区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伊瓦特的新亚洲协调政策在调整、改善和发展战后澳亚关系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促进了澳大利亚与亚洲国家外交和经贸关系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及其以后的澳大利亚外交.  相似文献   
39.
篇目是志书总体设计的蓝图,在内容上要体现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形式上应符合市县志体例。为此,本文分4个方面论述了有关市县志篇目设计的几个问题:1.关于市县志的整体性;2.关于归属;3.关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4.关于顺序、地位和标题。  相似文献   
40.
张昭远是五代时期才、学、识兼备的史家,他参预了多朝实录的编纂,这些实录成为后人撰写五代历史的基本资料;在《旧唐书》的修撰中,张昭远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