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bstract

The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 base of Southeast Asia is relatively modest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Nevertheless, Chinese energy and mining companies have been investing heavily in the region over recent years, in comparison with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state-backed companies from other Asian countries. This paper applies a framework derived from the field of business studies to analyze why the scale of China’s engagement in Southeast Asia has become so great and how the motivations vary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ergy and resource industries. The motivations for these activities reflect a mix of corporate and state objectives. Corporate objectives include securing energy or resource supply chains, increasing or diversifying their asset base, and enhancing their profits or market share. The motiv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range from straightforward support of the companies for the purpose of industrial strategy and security of resource supply, to development assistance and regional strategic positioning. The different motivations of the oil and gas, hydropower, and mining industries arise from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 of each market, both within China and globally. Southeast Asia has the twin advantages of geographic and apparent cultural proximity to China. Nevertheless, inexperience and a desire to catch up with their international peers have resulted in companies applying low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in some high profile projects. The subsequent disputes, together with the current low level of resource prices, may constrain the further growth of Chinese investment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52.
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美国扩张对外贸易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战争期间英德两大世界贸易强国不仅原有的市场无暇顾及,而且本身也成为美国工业、军火等产品推销和输出市场。这期间美国不仅对欧洲的贸易大为增加,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也不断增长。以1914年美国出口贸易指数为100计算,1919年出口贸易指数已达317,①1931年指数高达692。②美国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出口贸易由1913年的7%增加到1920年的13%。③尽管战时日本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已成为美国在远东竞争的劲敌,但美国是在战争中…  相似文献   
53.
篇目是志书的蓝图,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志书编修的成败。本文着重对第二轮省志交通志篇目设置涉及到的“大交通”与“小交通”、继承与创新、层次与结构、分与合、详与略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第二轮志书编修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仇士华先生,1932年7月出生于江苏如皋县,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后来改为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9年调到考古研究所,负责建立碳十四断代实验室.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78年开始任考古研究所实验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81年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碳十四年代学组组长,后改为年代学专业委员会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考卉学会副理事长。1996年任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专家组组长。主要从事碳十四测年和科技考古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5.
民俗文化与女性社会地位--以畲族女性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俗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是由权利、金钱等决定的;辈分、道德、才华等,也是构成人的社会地位的要素。此外,中国历来有从生理性别上确定女性地位的民俗传统,女性家庭成员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堆在畲族民俗文化研究中,我们发现:畲族女性有较高的家庭和社会地位。而畲族女性的地位,与民俗文化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民俗文化是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显示其鲜明的个性。本文试图从女性视角审视畲族民俗文化,并对民俗文化与女性地位之间的关系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56.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德华  吴晓松 《攀登》2005,24(5):22-24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党在现阶段大力倡导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明确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不仅反映了执政党建设的时代要求,也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57.
胆铜法炼铜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一项独特的发明,是现代水法冶金的先声。宋代将胆铜炼铜工艺大规模应用于生产领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铜荒”。宋代人还撰写了有关铜冶史、矿冶技术方面的重要理论性文献《浸铜要略》和《大冶赋》。  相似文献   
58.
本文引用的主要资料是同治、光绪年间曾任南海知县的杜凤治的日记。杜凤治除了执行一般州县官的公务之外,还是直接管辖省城的行政长官(广东省城分属南海、番禺两县管辖)。从日记记载我们可以了解清朝后期地方政府对省会城市的管理体制以及城市社会生活的很多细节。杜凤治被总督委派参与了大量“洋务”活动,日记记载了当时广东中外交涉的一些情况。此外,杜凤治作为首县知县,经常直接向督、抚、藩、臬报告,与各级上司讨论公务,参与官员任免等事务,实际上成为广东省高级官员的重要助手。日记对杜凤治与各级官员公私交往的记录,揭示了晚清地方行政机构的具体运作以及晚清官场的各种规则与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9.
突出科技发展主线是科技志书的内在要求。作者指出天津市第二轮科技志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突出科技志主线问题提出一些对策:转变写作思路与习惯;系统梳理,找出主线;针对志稿情况,做好文字深加工。  相似文献   
60.
边境地区阿勒泰由于历史特殊性,修志中沿用常规篇目,初稿出现越境而书、地理混乱、纲领门类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通过篇目调整可以得到解决,历史特点也得以完美展现。本文从有机联系、科学性和继承发展等方面对形式结构严谨性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