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国内外农民工空间回流及其区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空间回流正在改变我国农民工流动的空间格局,而回流区位决定了空间回流的具体流向和回流者的空间分布。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经济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在研究内容上,国外主要集中于空间回流动因的理论阐释、空间回流影响因素、空间回流评价和区域影响等方面,而国内主要关注到了空间回流动因与机制、回流地及回流意愿地空间特征、空间回流的区域影响等领域。农民工空间回流的产生是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际回流区位多以农民工源地附近的县城和小城镇为主,而回流意愿地多为大中城市,意愿与现实矛盾突出。农民工空间回流对务工城市和来源地农村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可能为正面影响,也可能为负面影响。今后应加强回流区位的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归纳总结回流区位的一般规律,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模型分析、定量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邹元标是江右王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一生学思历程中,谪戍贵州都匀卫是其学术转折的关键枢纽,时人甚至将他与王阳明"龙场悟道"等量齐观.在谪戍都匀之前,邹元标主张"此心无愧"的思想,性格呈显为"清狂"与"气节";在此之后,则主张"自信自得"、"知性尽心"和万物一体的"大人之学",性格转向"方严"与"冲粹".谪戍都匀期间,邹元标证悟良知心体,建立独具个人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和政治思想跃入一个全新境界,成为第三代王门弟子的著名领袖.  相似文献   
53.
在许多史前遗址中,我们会将与文化遗存共存的大量其他遗物和遗迹看作是人类行为所致,比如将动物骨骼看作是人类狩猎或食用的庖厨垃圾。就像用静态方法分析器物工具一样,其实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考古遗址也一样,它们在发现时也早已处于被弃置状态,从被古人类栖居到被发掘出来的漫长岁月中,饱经地质、气候、生物和人类的种种动力作用,沧海桑田,早已是面目全非了。因此,单凭发掘过程中所获得的表面印象而做的结论,难免与遗址本来的面目有很大的出入。埋藏学和遗址形成过程研究,就是要把影响遗址和文化遗存堆积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区分开来,从而能比较客观和全面地了解古人类的活动与行为方式。本文作者是最早提出遗址形成过程概念的美国考古学家,他认为一处考古遗址是由人类文化的和自然动力过程共同塑造的。自遗址形成阶段开始,文化动力和自然动力就无时不刻地对文化材料产生影响,它们决定了文化遗存保存下来的条件和机会,并直接影响到考古学家对它们的解读和古人行为复原。遗址形成过程,特别是遗址废弃后的扰动会导致考古记录呈现一种被扭曲的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图像,造成我们了解和重建过去的偏差。由于考古遗址的改造和扰动不存在有没有问题,而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以,绝大部分的考古记录向我们展示的并非是一种凝固的远古社会形态,而是受到破坏后的扰动状态。在本文中,作者对如何研究形成过程,分辨自然动力和文化动力提出了一些理论方法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在考古发掘中分辨遗址形成过程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美国考古学家伍德和约翰逊指出,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对文化遗存和遗迹的关系以及它们和遗址自然迹象关系的准确辨认和判别,是我们这门学科的基础。如果我们误读了这些关系或对这些关系做出了错误的解释,那么我们就无法得出可信的考古学结论。  相似文献   
54.
<正>随着考古学的发展,科技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新科技手段的应用和信息提炼,有时对考古学重建历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对科技考古学的地位在我国学界及考古圈内仍然存在不同看法。有学者仍然强调考  相似文献   
55.
沧州铁狮子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沧州铁狮子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铸铁狮子,其重要地位和所处的环境要求必须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地监测和预警。针对其基础组成部分一沧州铁狮子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研究开发,首先分析了铁狮子传感器选型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传感器自身的适用标准进行了具体的选型,然后进行了基于所选定传感器的硬件系统设计,运用Labview平台结合沧州铁狮子自身特点开发了一套采集软件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沧州铁狮子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最后成功将该系统应用于沧州铁狮子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测试试验,证明了本套系统可为将来沧州铁狮子健康监测系统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56.
"语"是先秦时期常见的一种文体,它出于实录,最早出自史官的"记言",是早于"六经"而出现的。长时期内,"语"文体发展并不成熟,一直到《国语》的结集成书,"语"作为一种文体才完备起来。《国语》主要记君臣之政治得失,这种取向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正史中的"国语家"。"语"在发展分化中,实录性质有所减弱,多少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意志。诸子书最初多采用"语"体,被称为"百家语"。先秦时期,对文体的界定相当模糊,在"语"这个宽泛的文体里,可以说,"谚语"、"俗语"是其剪裁,"事语"是其流变。近年面世的上博简《曹沫之陈》竹书对于我们认识"语"文体很有启发意义。作为篇题的"陈"字,应该如本字读,不必假"陈"为"阵",以牵强于军阵之意。题为《曹沫之陈》,正是曹沫陈述之语的意思。《曹沫之陈》见证了古代"语"文体的发展演变,是早期"语"文体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57.
唐宋时期在太湖湖流的作用下,太湖南岸形成一条地势较高的滨湖沉积带,吴越时在太湖湖滨开挖溇港,创建湖堤。入宋以后,在太湖南部碟型洼地的平原地形中,产生了横塘纵溇的水利结构?崽劣胱轀鞠嗯浜现饕?是为成功地向太湖排出平原洪涝水,两宋时对横塘纵溇结构的完善主要体现为溇港的设闸与横塘的加筑扑问逼诘?水利建设奠定了后期太湖南岸地区农田水利开发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58.
唐朝在突厥降户中贾胡的处理上采取把他们安置在适合生活的地方,并对之进行驱使的办法。这典型的表现在"六胡州"州城的建置及其运用之上。六胡州设于"河曲"之地的中西部一带,介于六州中的灵州、夏州之间,是指鲁、丽、塞、含、依、契等六小州。在突厥降户中,主要是贾胡降户被集体安置在这些州城之内。这些州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的最南段一带,以及长城以北较为狭窄的地区,属于北方著名的湖泽地区,利于养马。六胡州民之所以主要由贾胡降户来组成,是因为他们具有养马等技术特长。他们在六胡州的州城内受到统治,并受驱使从事养马的工作。六胡州在高宗调露元年建置,这时唐朝正好遭遇养马大量丧失的危机,这是建置六胡州的重要原因。此外,六胡州因"以唐人为刺史",而不称羁縻州。六胡州民居于州城内的"坊"里。他们不一定都一直活动在州城之内,但应"编籍"在州城中一定区域的名称之下。  相似文献   
59.
1928——193O年中国国民党党员总登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青 《民国档案》2006,(3):83-86
1927年4月,国民党开始“清党”,其中,党员登记是“清党”、整理党务的中心。国民党意欲通过此举纯化党员成分,强化党员意识,统计全国党员数量。经过党员总登记后,国民党党员数量、社会结构及党员分布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0.
有关温州侨乡的研究并不多,仅有的少数研究认为,温州侨乡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不断地涌向海外,是因为那里存在着"炫耀消费"和"相对失落感".本文从社会网络依赖和行动选择两个层面来解释温州侨乡现象,认为温州侨乡之所以持续存在,是因为社会网络对行动路径的影响造成的,而炫耀性消费和相对失落感仅仅是表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