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薛寒秋  薛翘 《南方文物》2010,(3):107-109
高尔夫球是一项高尚的贵族型运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这项运动逐渐被国人所认识,今天已成为了一种时尚的休闲式体育运动,为许多精英人士所追捧。据传现代高尔夫球运动15世纪起源于英国苏格兰,19世纪才传入亚洲。1903年英国人在日本千叶县附近创建了日本第一个高尔夫球场,11年后日本才成立了高尔夫球俱乐部。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高尔夫球是19世纪末由西方传入。其实,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曾有一个与现代高尔夫球颇为相似的体育运动,它肇始于宋代,盛于元、明时期,式微于清代,这项运动就是"捶丸"。顾名思义,"捶"就是捶棒,"丸"就是丸球,即以捶棒击打丸球。故在北宋范仲淹曾孙范公偁的《过庭录》中又称其为"击角球"。"捶丸"是中国古代一种较为后起的球类运动,也是中国古代一种高雅的休闲娱乐项目。"捶丸"的出现与盛行于唐代的球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唐代出现了一种拿球杆徒步打的球类游戏,叫做"步打球"。步打球是一种不骑马,徒步持杖打球的球类活动。这种球比赛也分两队,先胜第一球的得到奖励。唐代的这种"步打球"至宋代逐渐演化出了另一种新型的球类运动,这就是"捶丸"。宋代的"捶丸",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上一种崭新的体育运动。根据当时出版的"捶丸"专业书籍《丸经》的记述,"捶丸"的运动方式和比赛特点与现代高尔夫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两项运动对场地设备要求基本相同,起点基本相同,对地形要求相同,对球的要求基本一致。说明"捶丸"早于现代高尔夫球300多年就已经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到了清代,由于满族北方游牧民族具有雄悍的习俗,他们喜爱的是骑射狩猎、滑冰、摔跤之类对抗性激烈的运动,"捶丸"这种较为温和的传统休闲娱乐性运动失去了上层阶级的支持而日渐式微。因此,在清朝初年的文献中鲜有关于"捶丸"的记载。然而,在东亚汉文化圈地区,中国古代这种"捶丸"运动在元明时期已先后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十四世纪中叶,在高丽出版介绍元大都民情风俗的《朴通事谚解》中,就有"捶丸"的竞赛形式、器材、场地设施、打法、计分规则等详细的记载。说明这时期盛行于元大都的这种贵族式的"捶丸"运动,随着入元的高丽上层人士和商人传入朝鲜半岛。而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岛,却在考古资料中发现了不少相关的资料。近年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现大量15至18世纪随中日贸易传入中国的日本铜镜中,就有一种铸造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捶丸"图纹日本铜镜。这不但是中国古代高尔夫球运动东渐日本的历史见证,同时也为研究中日古代体育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今天,高尔夫球运动在日本十分盛行,据资料介绍,日本每12人就有1人打高尔夫球,堪称"高尔夫球王国",甚至有人把高尔夫球称为日本国球。这不能不追溯300年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捶丸"运动的东渐对日本现代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体育考古  相似文献   
72.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tate” relations in the intellectual world of modern Chin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ividual citizenship in political discourse have opened up a political and discourse sphere for modern women to strive for new identities, wherein some intellectually advanced women have managed to establish their individual identity as “female citizen” by carrying the debat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the state with regard to their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role and citizenship. Though the idea of “female citizen” was not provided with a political theory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subject identity of women, however, was repeatedly spoken about and strengthened in brand-new literary practices, resulting in a dynamic discourse of “female citizen”; in the meantime, disagreements concerning the concepts of “female rights,” “civil rights,” and “natural rights” have all helped create significant tension inside the related discourse sphere. Translated by Feng Mei from Nankai Xuebao 南开学报 (Journal of Nankai University), 2008, (4): 40–47  相似文献   
73.
满学是研究满族及其文化的学科。满学这一学科的建立大约始于17世纪,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满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满族语言、文学、历史、宗教、习俗、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满学又是一门世界性的学科,中国是世界满学研究的中心,而中国的满族研究中心应该在辽宁。  相似文献   
74.
李致忠 《文献》2005,(2):4-14
骆宾王文集十卷(唐)骆宾王撰宋刻本(卷六至十配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清)黄丕烈、顾广圻跋.框高18.7厘米,宽11.2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相似文献   
75.
景云之先祖出自芈姓,系以谥为氏,为楚景平王之后.西汉初年,作为汉高祖"强干弱支"措施之一,景氏被迁至关中.汉高祖平定异姓诸侯王之后,其中一支景氏族人被再次迁徙到蜀地,并发展成为当地望族.  相似文献   
76.
乔梁  王乐乐 《文物春秋》2011,(2):3-7,10
目前通行的以《左传.桓公二年》相关文辞为据,证明当时已将"文"与"物"两字连用构成词汇并特指一定概念的说法,可能并不准确,不同的句读会存在不同的理解。"文物"一词的形成目前大体可以追溯到汉代,而专门用其指代"古物"的概念则不早于唐代。宋代以来陆续又有"骨董"、古董"和"古玩"等相似词汇来表述相近的概念,但还是以古代的物品为主要对象。到现代中国,尽管民国所制定的《古物保存法》仍以"古物"表述"文物"的概念,但所包括的范围已扩展到所谓的不可移动文物领域。大约到抗战胜利后,"文物"一词的使用逐渐成为主流,而文物的概念则在不断发展、深化中扩大着内涵。  相似文献   
77.
The conference, which was the second plenary meeting of the third session, was held from Apr. 28 to 29 in China Tibetology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相似文献   
78.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四卷本出版后,虽得学界诸多好评,但仍然留下一些尚须梳理的问题。作为该书的作者之一,本人有五点新的认识:《宋书》、《魏书》皆属于官修史;《资治通鉴纲目》的编纂中,赵师渊的贡献其实不大;明代《咸宾录》一书之刘一焜《序》内的星岁纪年,是依据汉代刘歆的《三统历》,这通过民间学者刘坦的著述可以破解;而清入关前纂修的太祖实录,书名有过几次变化;康熙年间之戴名世文字狱,促使王鸿绪匆忙地进呈《明史列传稿》。这些关于中国史学史方面的认识,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9.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邢瓷类银”;“邢瓷类雪”……古人对邢窑虽有诸多赞誉与评价,然而上世纪70年代之前,曾风靡一时的白瓷缔造者在巍巍的太行山下静静地沉睡,无人知哓,成为千古之谜。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河北省临城县二轻局和内丘县文物组先后在临城、内丘发现多处窑址。  相似文献   
80.
李致忠 《收藏家》2012,(9):8-12
在国家珍贵古籍评选中,徐州市图书馆申报的明嘉靖四年(1525年)晋府养德书院刻本《文选》等五种典籍进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的明正德刻本《杜少陵集》等12种典籍进入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的明刻本《程氏遗书分类》31卷《外书分类》10卷等五种典籍进入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总为22种。另外还有明弘治十年(1497年)释雨华刻本《空谷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