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7篇
  26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现存殿本《明史》地理中的若干失误或待斟之处,多由《明史》成书时徵引原始史料的失误或不审所致;而点校本《明史》地理中的若干瑕疵,多属误校或漏校。追源溯流,查考《明史》纂修所据的若干原始文献,并认真复核点校本的若干点校,发现其中的错漏或待斟之处,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明史》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32.
在挖掘中国传统史学的精华和吸收消化西方史学思想的基础上,陈黻宸糅合中西,提出了自己的"四独""五史"的史学思想。这些史学思想中既有对史家的要求,也包括了对读史之人的要求,其中处处透露着陈黻宸对史学性质的认识和"新史学"的影像。  相似文献   
233.
汉初内史考——张家山汉简中所见汉初内史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史与治粟内史,在汉初经历过较为复杂的演变。汉兴之初,全国财经事务由内史掌管,与战国秦内史的职掌一致,高帝九年后内史兼掌全国财经事务与京师地区,其性质特殊,在治理京师方面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地方行政长官,京畿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吕后二年至吕后八年间始设治粟内史以专掌财经事务,内史则专治京师。  相似文献   
234.
日本的养老经验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早在197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专家学者也一直在不断探索日本国民长寿的秘密。我国在20世纪末也进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日人口老龄化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又都有居家养老的传统。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日本经验丰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完善的老年保障体系、社区老年服务的健全、居家养老的养老方式、充分发挥老年人潜能等等。但是,我国要根据本国国情,有选择的借鉴、学习日本的养老经验。  相似文献   
235.
利用色度仪、反射密度计和显微分析技术,对汉代陶俑彩绘颜料进行了综合研究。测定了各种颜料层的色度、密度和颜料表相的显微结构信息,获得各种颜料的色度分布范围,表征出彩绘颜料层的密度和风化状况,关联分析了颜料密度与颜料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球体色度容差评估模型,为颜料层表面的色泽评价提供定量化评价,为陶俑彩绘颜料保存时间尺度的评估提供分析数据,为陶俑彩绘的科学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6.
汉阳陵出土陶质文物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阳陵出土万余件文物中,陶质文物占有很大的比例,但由于这些文物深埋在泾河渭河之间盐碱土壤中2000多年,受损蚀严重,我们在分析陶质文物主要病害、病因、结构特点,特别是粉彩陶颜料成分、特殊结构的基础上制定出以下保护程序:清除粉彩俑表面泥土→固色松土清除硬质泥土→有机硅对颜料进行预加固→用多层纸张贴敷法脱盐→用HFW保色剂保色→作隔离层、环氧树脂粘接→ATK面团修补残缺→用丙烯酸酯渗透加固和表面保护,取得了粉彩层牢固、色彩鲜艳耐久的保护结果.  相似文献   
237.
徽州古民居庭院的理水与空间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青水秀、云绕雾罩的皖南,明清以来的民居质朴而典雅、实用而美观;本文着重讨论了徽州民居在庭院的理水与空间布局上的特点,指出建筑与环境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38.
论孔孟的人格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孟在对伯夷、柳下惠、伊尹等圣贤、权威的人格价值评判中,形成了四种人格范式:“圣之清者”———不降不辱、独善其身;圣之和者———降志辱身,身处污泥而不染;“圣之任者”———忍辱负重、兼善天下;“圣之时者”———金声而玉振。“君子”、“大丈夫”、“大人”、“士”等,是孟子对人格典范的再创造和权力、权威的人格化。孔子以人格为本位,是一种“无可无不可”、“愚不可及”的生存智慧和道德之术,孟子以天下、道义为本位,是人格权威和人格统治在儒家精神世界的建立。  相似文献   
239.
清代晋中奢靡之风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晋中奢风甚炽,弥漫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风尚的形成是商人直接导引的结果;同 时,它又进一步驱人于商途,促进了晋中社会区域性商业繁荣和区域商帮--晋商的发展,从而使清代晋中奢 靡之风愈演愈烈,流风久远。  相似文献   
240.
1936年下半年发生在中日国交调整期间的成都事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日关系,但也为重启交涉创造了契机。交涉过程中,日本企图借成都事件一揽子解决以往的各项悬案,从而导致外交谈判的重点出现偏移,谈判的目标由解决具体事件转为全面调整国交。由于双方分歧过大,交涉难以进行,最终谈判被迫退回到“就事论事”的层面,有限度地解决了成都事件。“蓉案”引发的中日交涉,表明了全面抗战爆发前中日两国调整关系的意愿,但由于双方存在明显分歧,国交调整所取得的成果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