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老县城为案例地,以地震受灾群体老县城居民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挖掘灾后遗址唤起居民的集体记忆和空间,通过认知地图和GIS空间分析对比遗址官方记忆空间、居民集体认知-情感空间、行为空间的差异,揭示现实空间与居民集体记忆空间互动影响机制。灾后日常记忆、灾难记忆夹杂在一起,产生怀旧、创伤等情感,构成居民复杂的集体记忆。尽管具体空间引发的情感以负面为主,但居民对老县城整体还是充满了积极的地方依恋和认同。  相似文献   
52.
地毯样式与地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志扬 《东南文化》2006,(1):86-90,i0003
中国生产最多的传统地毯图案样式是:北京式、美术式、东方式,对这三种样式的地毯图案所呈现的截然不同的图案纹样和风格面貌进行比较,对地毯产生地区及使用地毯地区的人们所存在的不同审美习惯、美学思想、艺术主张,地毯装饰的室内环境等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阐述不同风格特征的地毯图案是与不同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3.
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再考——灵岩古城与苏州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城是否为春秋晚期吴大城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历史问题。2000年对灵岩古城及其邻近地区同时代遗存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从科学的角度提供了佐证。结合过去文献资料及对苏州城考古材料的综合分析,再一次论述了春秋吴大城应为灵岩古城,而苏州城始建于汉代。  相似文献   
54.
在田野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本文以美国旧金山湾区的中国东北新移民为研究实例,对社会资本和非制度性的社会资源配置在当代中国的跨国移民活动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东北新移民已开始成为当代中国国际移民潮的主要成员之一。近10多年来东北地区之所以会出现大规模移民海外的现象,其中既有古典经济学移民理论所提出的经济层面的原因,也有中国社会内部制度变迁的深层因素。而非制度性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中的强、弱两种关系网,尤其是海外新移民社会中的弱关系网络,则对当代东北人的跨境迁徙活动及其在海外移居社会寻找工作等方面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5.
旅游资源新论——基于游憩需求变化与技术进步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宇明  钱磊  吴文佳 《旅游科学》2010,24(1):9-16,24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关旅游资源的认知与研究始终没有间断。为规范旅游资源的认知和界定,国家先后颁布了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的技术标准。在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过程中,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类型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外延拓展的倾向。实际上,旅游资源是游憩需求变化与科技进步的函数。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外延展开进一步的学术讨论,对促进旅游业发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6.
原嫄  孙欣彤 《人文地理》2021,36(4):134-142,167
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中国和欧盟细分产业的强关联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子群及个体三个层级对中欧的产业网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中国产业复杂网络发展趋势、规律以及阶段定位。研究发现:①产业强关联网络的发展具有显著规律性,欧盟产业强关联网络发展形态是中国的高级演化模式;②欧盟产业间的紧密度及群体聚集趋势均优于中国,但中国产业间的资源传输效率表现更好;③中国当前正处于分配性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换位的转型期,但尚未达到欧盟所处的以服务业高度集聚作为网络枢纽以带动全行业发展的成熟稳定期;④中国和欧盟的区块网络均呈现近似“核心-边缘”的等级层次结构,分块网络从“单核心”驱动向“双核心”共振驱动更迭,但欧盟比中国更早实现双核心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57.
保护性修复和商业性修复是油画修复实践中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油画修复方法有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技术程序,需要对颜料层、画布以及依托进行全面彻底的加固、修复和保护.这种整体性的修复方法被称之为保护性修复.而商业性修复只是一种临时性的修复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油画损坏的原因."修旧如旧"和"修旧如新"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强调历史的真实,只不过"修旧如旧"强调的是保持当前历史的真实.而"修旧如新"强调的是还原当年历史的真实.因此,在修复的实际操作中,不能片面的认为一定是"修旧如旧"对或是"修旧如新"对,对于某一类或者某一件文物和艺术品来说,究竟是"修旧如旧"还是"修旧如新",要根据社会的总体审美评价和所处环境的具体要求来决定.油画艺术是色彩的艺术,从社会的总体审美评价来说,油画作品的修复应当"修旧如新".  相似文献   
58.
针对博物馆当前的环境监测方式无法全面感知温湿度空间分布的问题,本研究引入与数据同化(EnKF)算法相结合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方法,以某博物馆的展厅空间为例,获得可视化的温湿度场仿真模拟结果,并结合藏品保护要求进行数据分析和相关讨论。经与实时监测数据对比,基于数据同化的CFD模拟准确性良好,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本研究引入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博物馆环境监测从“点监测”到“场监测”的转变,后续可为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9.
浅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上海田子坊地区的空间重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翔  钱俊杰 《人文地理》2011,26(3):46-50
本文以对上海田子坊地区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初步探索产业活动变迁对地方文化形象和社会关系重塑的影响机制。论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进入不仅改善了田子坊的地方文化形象,也使当地原本简单的社会关系趋于复杂。资本的话语权愈加明显,而弱势群体的利益则常被忽视。但就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促成了田子坊从一个传统的、地方性的、私密的、低收入群体为主的空间向一个时尚的、国际化的、开放的、高收入群体为主的空间的再生产,因而具有深远的价值;有效协调田子坊区域内各类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各类社会群体长期、和谐共处将是田子坊地区持久繁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0.
彭建超  钱畅  吴群 《人文地理》2015,30(2):134-140
传统封闭式"自上而下"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在包容社会主体的土地利用需求矛盾、协调土地利用对人地关系的复杂影响、统筹区域多元增长目标等方面存在不足。地域性认同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创新国内土地利用规划模式提供借鉴。本文以社会建构论为切入点,在剖析封闭式、公开式等两种主要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基础上,将以社会建构为核心的地域性认同理论融入我国现有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构建基于地域性认同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以提升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和结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