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木材防腐处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西藏偏远地区缺乏专业设备的条件下要保证处理效果,需特殊的处理工艺与高效的检测手段。透入度和载药量是衡量木材防腐处理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载药量可通过换算得出结果;透入度一般需要在实验室使用仪器检测。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发明使得以前需要在实验室开展的工作可在现场完成,该仪器通过检测木材中防腐剂所含的金属元素确定透入度,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西藏偏远地区寺庙木材防腐防虫处理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02.
由于保存环境及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古版画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缺病害,艺术和研究价值受到严重破坏。为再现古代版画艺术风貌,利用基于色彩管理系统的图像采集、数字绘画、艺术微喷等技术,对甘肃华池县博物馆一幅图像严重残缺的佛教版画进行了数字化全色接笔虚拟修复。经实践验证,数字化全色接笔技术可以在不干预文物本体的基础上精准还原图形和色彩,且虚拟修复后的复制品作为图像补充,与传统修复后的文物本体共同展示时,可完善其艺术美学观感。研究结果可为书画保护修复技术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3.
陈鹏 《史学月刊》2015,(4):17-23
汉初服色经历了从"尚赤"到"外黑内赤"的变化。这是汉朝建立过程中先后袭用楚俗和继承秦制的结果。刘邦起事于沛,属于楚地,为获得楚人的支持,其利用了楚人尚赤的习俗。至汉二年,汉政权以秦朝的继承者自居,将水德作为汉朝的德运,意在稳定秦地、吸纳秦人。根据五德终始说,水德的服色理应尚黑,但是汉朝并未放弃尚赤的楚俗,最终导致"外黑内赤"的服色格局出现。由于"赤"和"黑"分别是楚人和秦人崇尚的颜色,"外黑内赤"这一服色格局也隐约反映了汉初政权中秦、楚两大集团间的博弈与调和。至汉文帝时期,旧的服色体系先后遭到贾谊、公孙臣等人的挑战,持"外黑内赤"说的丞相张苍遭到了罢免,"改正朔、易服色"的政治举措得到了实施。虽然文帝的改制最终由于新垣平案的发生而不了了之,但终止了对秦朝水德尚黑的因袭。这为后来汉武帝改制确定汉朝土德、服色尚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4.
在清代的大理白族地区,中央王朝汲取了大量白族固有规范营养,不断推广其统一规范,而另一方面,大理地区白族纠纷解决规范也朝着中央王朝靠拢.  相似文献   
405.
彭定安 《满族研究》2005,(3):113-114
刚才接到康启昌同志电话,通知我17日召开她的作品的讨论会。这个会我应该参加,也愿意参加。但是,我外出行程已定,不可更改,心向往之,而不能致,很是遗憾,并特表歉意!  相似文献   
406.
407.
由于新津观音寺泥塑制作年代久远,加之在后期的维修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不当的修补材料(比如水泥、石膏等),少量泥塑断裂、残缺、破损比较严重,补塑部位不断收缩和膨胀,泥塑膨胀、变形、脱落十分严重,个别泥塑需要重新补塑。鉴于大漆不溶于水,只溶于酒精、丙酮、二甲苯和汽油等有机溶剂,且漆膜干固后,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具有独特的耐久性、突出的耐磨性、优良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极好的电绝缘性。因此,2007年对成都观音寺内的明代泥塑进行保护修复中使用了大漆。大漆砖粉腻子的具体配比为:细砖灰50g,大漆50g,清水10g。另外在贴金箔时,使用了大漆作为粘结剂。在此次的保护修复中,按照传统工艺使用大漆进行处理,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8.
古代汀州城是闽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从唐代草创到明清时繁荣,逐步发展为具有传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促使汀州城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客家人的入迁,中原文化与闽越族文化的融合;汀江航运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09.
410.
Forty-two conodont species are documented from the Liuxia, Shijiatou and Jingshan forma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of southeast China, located palaeogeographically on the Jiangnan Slope offshore to the Yangtze Platform. From these faunas, eight successive conodont biozones of Tremadocian to middle Floian (Early Ordovician) age are recognized, including the Cordylodus lindstromi Biozone, Cordylodus angulatus Biozone, Chosonodina herfurthi Biozone, Paltodus deltifer Biozone, Paroistodus proteus Biozone, Triangulodus bifidus Biozone, Serratognathus diversus Biozone and Prioniodus elegans Biozone. Several zonal index species of the Baltoscandian succession—Paltodus deltifer, Paroistodus proteus and Prioniodus elegans—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in detail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South China. Co-occurrence of P. proteus and Serratognathus bilobatus in several samples below the appearance of P. elegans also confirms correlation of the S. diversus Biozone (basal Floian) with the upper P. proteus Zone of the Baltoscandian succession. These Zhejiang faunas are dominated by pandemic forms, and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Open-Sea Realm elsewhere, inhabiting deep, offshor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