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3篇
  35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观风整俗使是清世宗为整饬地方风俗而特设的一个官职.雍正四年始设于浙江,七年又分别置于福建、湖南、广东;八年省浙江,至十一年底裁撤净尽.其设置特点为:因事权授、设置范围小、存在时间短、任职人数少、职权大小不一,以临时差遣为实质并兼具地方官特征.其所具有的处理地方事务的职权造成了与地方大员权利上的冲突和彼此之间的矛盾,是其设置效果不佳并最终被裁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的发掘及船舶构件的出土,为研究郑和下西洋活动,尤其是郑和船队的相关信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宝船厂遗址中出土的舵杆是船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复原船舵的主要依据。通过对舵杆本体特征部位与古代不平衡舵的比较研究,对舵首、舵身、舵尾特征部位的结构、功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初步完成了船舵的结构、功能和操控系统的复原。  相似文献   
44.
天津市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会展旅游是一种高利润,高产出的旅游项目。西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了天津市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天津市的战略选择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5.
梁子  文军 《文博》2003,(6):44-51
为了昭示李唐雄视字内,横扫大漠,收复西域的千古英迹,也为了表达天可汗怀近附远、协和万邦的豪迈气概,阐扬先帝徽烈,太宗"乃令匠人琢石,写诸蕃君长贞观中擒伏归化者形状,而刻其官名.突厥颉利可汗……林邑王范头黎,帝那伏帝国王阿罗那顺等十四人,列于陵司马北门内,九嵕山之阴,以旌武功.又刻石为常所乘破敌马六匹于阙下也."①这种在皇陵门内雕造臣服李唐的少数民族酋长首领真人像的作法,也为乾陵所沿袭.  相似文献   
46.
吴琦  马俊 《安徽史学》2012,(2):14-24
在明代君臣关系中,君权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并左右着官员进退。明中后期,这种情况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时值万历朝出现大范围缺官,以京官为首的文官群体以此为契机,引发了群体性的致仕乞休现象,不惜以影响政府的正常运作为代价,孤立皇帝,从而扭转了在致仕问题上长期处于被动的局面,并由此引发了官员对于君臣关系、权力分配及仕隐哲学的再思考,影响了主流舆论的变化以及政治力量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转移等。这种主动弃官的现象所折射出的理性精神和反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晚明政治文化的进步因子,并为中国日后具有近代意义的民主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丁金龙  陈军 《东南文化》2012,(4):59-70,132
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苏州地区西北部70余座山脉发现土墩300多座。土墩均分布在山脊上,有一山一墩、一山多墩以及一山数十墩,大多为西周中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按结构可分为石室土墩与土墩墓:前者为一墩一室,有军事、祭祀、居住、墓葬等多种用途;后者均为墓葬,大多为竖穴墓,有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墓葬规模和出土文物显示,墓葬大多为吴(越)墓葬,亦有楚墓,其中吴国王陵中存在的盗掘与毁墓现象,应与越国和楚国的报复性挖掘有关。  相似文献   
48.
《东林列传》是研究明末东林党人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参考价值,因此有关《东林列传》的版本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49.
Energy-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 and lead isotope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12 Western Zhou (1046–771 bc) bronzes unearthed from the Shuangyantang site in Wushan County, Chongqing (southwest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ossible mineral sour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investigated bronzes were mostly bronzes with low, common lead and (2) their lead isotopic values almost all fall into a relatively narrow range, suggesting possibly the use of raw materials from a common copper min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lead isotopic values for Shuangyantang bronzes and those already published for copper mines and other bronzes produced and used about at the same times leads us to believe that the Shuangyantang bronzes probably used the same copper ores as used in bronzes from the Peng and Jin states in Shanxi Province. However, it would not be possible at this point to come up with a clear idea of where exactly these copper ores may come from. Candidate copper mines might be the Tonglvshan mines in Hubei Province, the Zhongtiaoshan mines in Shanxi Province, or the Dajing copper mines in Inner Mongolia.  相似文献   
50.
笔者以“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来解析地理环境对贵州人人格特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