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可能与数字卦有关的符号类型,对探索文字和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符号的释读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32.
安康的地方志在体例上无一例外都设有艺文志。这些艺文志记载了大量有关安康的历史事件、社会经济、风土人情、景物资源等内容,它们在体例类型、内容特点以及所蕴涵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整理和研究安康旧志中的艺文志,对分析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推动地方经济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3.
牛汝伟 《丝绸之路》2010,(10):98-100
科学发展观为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但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在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障碍,这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4.
牛丽云 《攀登》2009,28(6):104-108
“捏价”,是藏族、撒拉族等高原少数民族商事交易中常用的一种议价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对“捏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种民族习惯上,至今还没有学者从法学的角度作出评析。笔者通过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部分商事活动的调查与研究,重点分析了“捏价”及其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5.
牛润珍  管蕾 《史学史研究》2021,(1):10-16,29
史官议叙制度是清代文官奖励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激励参与纂修史书的史官。清承明制,将议叙范围扩大,运用于史馆修史,形成修史机构议叙管理机制。嘉庆朝编《大清会典》,又将史官议叙法规化。议叙内容根据史官出身和品阶不同相应有差,包括加级加纪录、加衔、提前开复、获得选官优先权等多种。终清一代,史官议叙制度吸引了大批士人主动投身到修史活动中,有效保障了清代大规模官方修史的顺利进行,并由此带来士人职业观念上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36.
全面抗战时期,加拿大援华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因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牺牲于晋察冀边区。为感念其卓越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其纪念主旨随着时间的推移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八十年来,白求恩形象大致围绕团结抗战、恢复建设、形塑新人以及现代外交等主题展开。从抗战时期传衍至今,白求恩形象经历了由初设到深化再到普及的过程,彰显出中共对时代变迁的深刻体察和灵活应对。  相似文献   
37.
牛黎萍 《攀登》2007,26(4):82-84
本文立足于解决青藏高原农牧业发展的区域性问题,依据循环经济理论,阐述了青藏高原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8.
牛昢昢 《清史研究》2006,(4):110-114
对空间颇有研究的福柯,在其《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Texts/Contexts of Other Spaces)中也指出,"19世纪最重要的着魔(obsession),如我们所知,乃是历史:以它不同主题的发展、中止、危机与循环,以过去不断积累的主题,以逝者的优势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而当今的时代或许应是空间的纪元。我们身处同时性的时代中,处在一个并置的年代,这是远近的年代、比肩的年代、星罗散布的年代。其中由时间发展出来的世界经验,远少于连系着不同点与点之间的混乱网络所形成的世界经验。在西方经验中,空间本身有它的历史,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时间与空间不可避免的交叉。"社会现实不是偶然成为空间的,不是存在"于"空间的,它在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9.
This article aim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salt production in the upper Three Gorges region,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excavation of salt-production sites in Yushan, Pengshui County, Chongqing.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salt sources and the types and dates of the salt wells in Yushan, and investigates the local brine transportation and salt-making techniques. The Zhongjingba site is a large salt-making site with well-preserved remains of production and support facilities dating from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Large numbers of evaporation furnaces, brine tanks, and working pits have been excavated and revealed a complete process of producing salt.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the excavated remnants has allow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o lu yin zao salt-making process (which, in Chinese, means to splash brine onto the evaporation furnace), the first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f this technique; the management, output capacity, and sales area of the ancient salt production in Yusha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0.
宣和御府印格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现代考古学“类型学”的方法,转用到印章学的研究之中,对所见宣和御府诸印逐一进行了样式分析与位置比较,指出,见于传世品上的宣和印,分别出自50方彼此各异的印章;并通过与《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的对照,辨析出宣和真印、伪印;在此基础上,确认了每一种宣和印的“标准位置”以及宣和印的“常规组合”。还论及宣和印的钤盖原则、仿刻印与原印、宣和印的诸多称谓,以及宣和“五玺”、“六玺”、“七玺”与宣和装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