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出土资料所见的西周礼仪用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庆伟 《南方文物》2007,3(1):50-65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是华夏文明的基本特征,《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疏云:“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相似文献   
112.
以循环经济促进和谐青海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州霞  李积兰 《攀登》2006,25(3):52-56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自然的发展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对经济与社会、自然的整合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解决在发展和构建和谐青海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和省情为依据,对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和优先领域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3.
六朝石刻辟邪是六朝时期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六朝石刻辟邪的艺术图像的构型要素以狮形头、张口露舌、体侧刻划羽翼等为主要特色。通过对这些艺术要素源头的追溯,笔者认为:六朝石刻辟邪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及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4.
丁少平  陶伦   《东南文化》2021,(1):14-22
历史街区是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和文化形象展示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空间载体.但是,学科发展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导致我国的历史街区在风貌更新过程中凸显出一些原真性的困境与倾向,并成为制约城市整体风貌、街区艺术形象和市民文化生活品质提升的一个迫切难题.2015年国家住建部第一批公布的五个代表性历史街区的风貌更新实践表明,其...  相似文献   
115.
为了解广元千佛崖莲花洞造像的制作工艺与彩绘颜料成分,利用体视显微分析、金相显微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物相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莲花洞造像彩绘直接绘制在岩石雕像表面,无底层。彩绘颜料分为多层,最多有三层,说明历史上至少有两次重绘。红色颜料为赤铁矿、朱砂;蓝色颜料主要为青金石与石青;绿色颜料为石绿、碱式氯化铜;白色颜料为硫酸铅。同时也表明,拉曼光谱分析彩绘颜料成分组成简便、快速、对样品要求量小,对样品无损分析,符合文物材质分析的要求,并可得到准确的信息。造像彩绘制作材料及工艺的分析结果为莲花洞造像彩绘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6.
晚清知识层存在明显风尚差异,概括起来就是“锢蔽者自锢蔽,开通者自开通”.传统士人和新知识分子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其差异的产生概因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步、风尚地域差异的存在、与西方文化的亲疏、新旧职业的影响、新知与旧学的结构不同而不同.知识层的风尚差异造成统治阶层的分化和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其影响一直持续到民国年间.  相似文献   
117.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景观与环境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吉  邓文 《四川文物》2006,(5):44-50
岷江上游位于我国西南横断山脉东缘,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鲜明,是藏彝民族走廊中最独特的一个区域。本文以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为时间断面,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探讨文化源流、聚落建筑、生产生活、文化习俗以及文化传播等要素的呈现,并分析背后的环境机制以及景观呈现对环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118.
Samples of celadon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Altar Guan Kiln in Hangzhou, and from the Xiaomeizhen and Xikou Kilns, two subordinate kilns of the Longquan Kiln producing black‐body celadon called Literature Ge. Both the elemental contents in the sample bodies and the glaze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ample bodies contain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for provenance, while this was lost in the glaze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TiO2, MnO and Rb2O contained in the bodies are fingerprint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celadons from the Xiaomeizhen and Xikou Kilns. In the Altar Guan Kiln, some low‐TiO2 samples were found and their body colour is much lighter than some others, but they do not differ with regard to iron content. This indicates that both titanium and iron are indispensable for the blackness of the bodies: they may react to form some black minerals during the firing process. Ultimately, samples from the Literature Ge and Altar Guan Kilns differ in their body constituent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sampl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 different areas.  相似文献   
119.
"百宋一廛"是黄丕烈的藏书楼,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平悬桥巷。自称悬桥小隐的黄丕烈,在清代乾嘉时期,将世间古籍善本从各藏书家手中购来,在自己居所的石库门里构筑了一个宋版书的王国。如今黄丕烈故居已按原貌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黄丕烈(1763-1825年),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佞宋主人、宋廛一翁等。长洲(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三  相似文献   
120.
近年来,国内民族理论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相关概念、从宏观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早期进程、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转变过程等领域的研究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本文对现有研究做一粗略梳理,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进行了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