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二十世纪初期,《诗经》研究从学视角审视传统《诗经》学,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传统《诗经》学里没有学性研究。当前学从经学与学关系视角解构传统《诗经》学,得出的结论是传统《诗经》学有学研究,但对传统《诗经》学学研究的起点却众说纷纭。对传统《诗经》学学研究认识的分歧,究其根由,在于缺乏一个统一的《诗经》“学研究”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2.
覃芳 《南方文物》2010,(2):74-76,77-80
屈肢葬是史前与古代墓葬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不同民族文化中可能成因不同、性质各异。新石器时代的岭南是屈肢葬密集分布的空域,而且在壮族、瑶族、纳西族、独龙族、高山族等土著民族文化中延续到近代,成为文化史、民族史学者关注的课题。广西考古研究所覃芳研究员《广西邕宁顶蛳山史前屈肢葬与肢解葬的考察》一文,通过顶蛳山遗址屈肢葬与肢解葬形态的个案考察,类比华南大陆与台湾原住民民族志上的屈肢葬资料,对屈肢葬的成因、过程以及屈肢葬中肢解葬的由来,做了有价值的考察,对认识古代丧葬制度史、华南土著民族文化变迁史提供了重要的讯息。  相似文献   
103.
Book reviews     
CHINA

GILLIAN BICKLEY. The Golden Needle —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 (1836–1889). Hong Kong: David C. Lam Institute for East‐West Studies, 1997. 308 pp. Index, illustrations. HK$168, paper.

ZHENG CHAOLIN. An Oppositionist for Life: memoir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Zheng Chaolin , ed. and trans, by Gregor Benton.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1997. xxiii, 333 pp. Index, biographical reference list. US$49.95, hardcover; US$18.50, paper.

JOHN W. DARDESS. A Ming Society: T'ai‐ho County, Kiangsi, in the Fourte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322 pp. Maps, tables. US$45.00, hardcover.

LEO M. DOUW and PETER POST (eds). South China: state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Amsterdam: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996. xvi, 253 pp. Figures, tables, glossary, introduction, bibliography, index. Dfl. 75, paper.

GEORGE C. S. LIN. Red Capitalism in South China: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97. xii, 219 pp. C$75, hardcover.

KAM LOUIE (ed). Strange Tales from Strange Lands: stories by Zheng Wanlong. Ithaca, NY: Cornell East Asia Series, 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1993. vii, 133 pp. US$18.00, hardcover; US$12.00, paper.

JAPAN, KOREA

PURNENDRA C. JAIN (ed). Distant Asian Neighbours: Japan and South Asia.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ers Private Ltd, 1996. xii, 235 pp. Appendices, index. Rs400, hardcover.

B. McVEIGH. The Nature of the Japanese State: rationality and Ritual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xx, 251 pp. Index. No price given (reviewed from proofs).

SOUTH ASIA

SEKHAR BANDYOPADHYAY. Caste, Protest and Identity in Colonial India: the Namasudras of Bengal, 1872–1947. Richmond, Surrey: Curzon, 1997. xii, 325 pp. Abbreviations, table, map, bibliography, index. £40.00, hardcover.

SOUTHEAST ASIA

LEE TING HUI. The Open United Front: the Communist Struggle in Singapore 1954–1966. Singapore: The South Seas Society, 1997. xi, 417 pp. Preface, abbreviations, select biography, index. No price given, paper.

GENERAL ASIA

JACQUELINE S. ISMAEL and ENID HILL (eds).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lgary: Detselig Enterprises Ltd, 1997. v, 195 pp. Contents, preface, contributors, articles, tables, endnotes. No price given.  相似文献   

104.
谭晓娟 《民俗研究》2007,(1):239-246
《桃花女》杂剧今存脉望馆抄本和《元曲选》本。曹本《录鬼簿》、《录鬼簿续编》、《也是园书目》、《今乐考证》和《曲录》中均作《破阴阳八卦桃花女》,在《太和正音谱》中略作《智赚桃花女》。本剧作为元杂剧并不出名,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作者不确定。曹本《录鬼簿》、《元曲选》说是王晔。王晔,字日华,号南斋,  相似文献   
105.
近年出土的韦戚夫妇、韦彪夫妇等四方北朝墓志,周伟洲、罗新等先生先后做过考释和疏证,兹据墓志拓片,对周、罗的录文进行校正,并附墓志拓片图版,以供研究者比对。  相似文献   
106.
许檀 《史学集刊》2020,(1):43-53,64
清代的禹州商业有一个以杂货转运为主到药材集散为主的变化过程。晋商是最早活跃于此的重要商帮,其经营以棉布、茶叶等“杂货”转运山西,以及禹州本地所产瓷器、“禹布”输出为主,药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直到咸同之际杂货贸易仍是禹州市场的主角,故同治元年最早开征的厘金为“百货厘”。禹州作为药材市场的兴起始于乾隆年间,并在与洪山庙药市的竞争中取胜。除地方政府的支持外,晋商早期经营活动奠定的市场基础是禹州药市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原因。清代后期怀帮以及各地药商大量涌入,晋商中经营药材业者也有大幅增长;同光年间药材贸易逐渐超过杂货成为禹州市场上最重要的商品,禹州也成为华北的三大药市之一。  相似文献   
107.
张峰  谭生力 《江汉考古》2016,(4):113-119
古文字中有一些以戋为声符的字,由于戋旁省讹较大,所以产生的误解颇多。随着上博简、清华简的陆续公布,这些从戋得声诸字的构形、演变及相关诸字的音义关系得到明晰。同时,古文字中有一些菐、業、带字变体与戋字变体容易混淆,但是它们渊源有自,属于形近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恤刑制度是指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在诉讼中给予老、幼、残、鳏、寡、孤、独等社会弱势群体特殊保护的法律制度。恤刑的对象主要是70岁以上的老人、未满10岁的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等。恤刑制度体现了统治者的仁政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定罪量刑、诉讼程序、刑罚执行等方面。我国已出土的《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书令》记载了汉律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和部分案例。  相似文献   
109.
清末民初,东北地方精英经办慈善事业的内容从简单趋向繁复;他们多以个人的名义参与慈善事业,有的演变为整个家族的善举,直至许多善士联合成立各种慈善团体,救济平民百姓。其积极地参与慈善事业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慈善理念的熏染、保护身家性命与在公共领域内发挥济世救人的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考虑。透过其积极的善举,可以获知东北慈善事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0.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背景下,美英法三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汇率政策取决于各国如何权衡国内经济恢复和国际汇率稳定.1931年英镑贬值、1933年美元贬值都是美英当局把货币贬值作为刺激总需求和出口的主要手段.金本位制的崩溃和英镑、美元的相继贬值使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处于分割和对立的状态.美国对国内经济恢复的重视、英国对自治领的义务、法国对金本位的固执导致1933年三方货币合作会谈的失败.不过,随着英美两国经济的恢复,特别是希特勒德国加紧重新武装所造成的欧洲紧张局势促使美国决策层积极推动美英法三方货币合作.从货币集团分割和竞争性贬值的货币战发展到1936年9月后三国在汇率政策上的有限合作,这种关系转变不仅是美国决策层思想进展的结果,而且是特定国际形势的产物.因此,1936年的美英法<三方货币稳定协议>具有深刻的政治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