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28篇
  785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试论马桥文化与中原夏商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峻 《中原文物》2006,(2):40-45
夏商时期位于东南太湖地区的马桥文化,同中原夏商文化在文化内涵上存在着许多相关性,但在更深层次的思想、制度乃至政治关系上,马桥文化则还未纳入中原夏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内。尽管如此,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正处于太湖地区从良渚时期较为封闭的对外关系、到吴越文化时期全方位同外界进行交流的中间结点上,因此在太湖地区早期古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中,马桥文化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相似文献   
82.
藏品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探索过程。20 世纪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理论建设与实际工作,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全面的实践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83.
高技术条件下的人类、战争与环境--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珺 《史学月刊》2006,1(1):114-123
科技进步和军事变革互为条件、共同发展。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其根本属性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改变。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严重冲突,更是特定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的对立。与以往的战争模式相比,高技术战争看似“人道”,却凸显出人与环境之关系更趋紧张的态势。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战争双方滥用科技带来的破坏,几乎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和人类重建家园能力。无论联军还是伊军,都是环境的破坏者,他们连同平民一起又是环境破坏后果的最终承担者。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审视高技术战争,使我们看到了现有的战争伦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4.
安徽屯溪土墩墓群自1959年发现以来,其年代和族属始终是长江下游商周考古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历年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简明扼要地论证了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为西周,八座墓的年代分别为西周早期、中期和晚期,屯溪土墩墓群的族属为於越,而屯溪一带有可能为越国早期都城所在。  相似文献   
85.
马德 《东南文化》2008,(1):71-73
本文对敦煌刺绣作品《灵鹫山说法图》的制作年代根据相关的资料作出判断,指出当在7世纪末的武周圣历年间;同时结合中国刺绣的历史,就敦煌古代刺绣作品研究的价值意义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6.
《困学纪闻》是宋末元初学者王应麟撰写的札记考证之文,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书在元代有两种刻本,一种是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序跋完备的元泰定二年刻本,一种是没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序跋不完备的刻本。清代藏书家多怀疑他们手中的元泰定二年刻本为明刻本,而无序跋本才是真正的元泰定刻本。但是通过考察、分析中日藏书家的藏书志,《困学纪闻》在元代确有前述两种刻本,二者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只是刊刻时间、版本形式不同,真正的元泰定刻本现藏日本,国内所藏元本只有无序跋本,而所谓的“元泰定本”其实是明翻刻本。  相似文献   
87.
88.
观风整俗使是清世宗为整饬地方风俗而特设的一个官职.雍正四年始设于浙江,七年又分别置于福建、湖南、广东;八年省浙江,至十一年底裁撤净尽.其设置特点为:因事权授、设置范围小、存在时间短、任职人数少、职权大小不一,以临时差遣为实质并兼具地方官特征.其所具有的处理地方事务的职权造成了与地方大员权利上的冲突和彼此之间的矛盾,是其设置效果不佳并最终被裁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自宋代以来,《汉书》所载元王诗多被人目为《鲁诗》,但其证据存在诸多疑点。因此,考察《元王诗》的归属是进一步地弄清汉代《诗经》传承版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元王诗》被看作《鲁诗》的过程出发,具体分析了《元王诗》非《鲁诗》的原因,并比对了刘向《诗》学观点与楚元王封地附近的汉代《诗》简,从而最终判定《元王诗》是汉代《诗经》传授中的独立一支,刘向所习主要是《元王诗》而非《鲁诗》。所以从刘向《诗》学中辑考的鲁诗也非《鲁诗》。  相似文献   
90.
在跨文化语境下,色彩词是怎样命名的?相近意义的色彩词有没有语义流变或焦点?同音异字的汉语色彩词组与色彩词的语义比较是怎样的?本文将探讨色彩词的建构与文化影响,使人们在不同文化语境下了解和探讨瓷釉色彩的深层含义,以便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