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阜阳出土一组宋代银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阜阳博物馆收藏一组宋代银铤,均扁平束腰,两端呈弧形,正面有戳印铭文,背部密布蜂窝状铸孔。这组银铤均为出土于阜阳境内的窖藏品,依其铭文不同可分七式,现介绍如下。Ⅰ式:长161、腰宽64、两端各宽85、厚17mm,重1950克。铭文“聂□□”,字迹漫漶不清。体表粗糙呈暗灰色(插四图1)。Ⅱ式:长123、腰宽43、两端各宽67、厚15mm,重980克。右侧上部铭文“朱雀门外马安铺”,右下部铭文“真花□银”,第三字左边金字旁,右边模糊难识,疑为“钱”字。该铤左边上部铭文“马安铺”,左下部铭文“出门税”。体表灰白色、正面光滑细腻,周缘有水波纹边栏(插四图…  相似文献   
92.
朱熹认为《春秋》是史,是因为反对经学家一字褒贬的解经法,直把《春秋》看作史;朱熹不从一字褒贬中解经,而从具体史实中体会《春秋》义理。同时,他将义理贯穿于《春秋》史事之中,并将义理作为史书写作的指导原则。然而《春秋》义理本身却是不融通的,所以视《春秋》为史,出于朱熹对《春秋》义理不能融通之后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3.
收藏方志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文明行为与高雅风尚。随着全国志书数量和质量的逐步提升, 收藏方志的队伍也逐步扩大。笔者有多年收藏方志的爱好, 获得方志的途径有5: 一是常到书店寻觅搜寻; 二是去旧书店淘志; 三是俯身路边书摊拾志; 四是跟随修志进展, 不失时机收藏新版旧志; 五是收藏具有现实意义、有影响的方志。笔者收集的方志中不乏珍本。  相似文献   
94.
曲阳修德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现仅存遗址。修德寺塔的始建年代在隋仁寿元年(601年),是隋文帝颁赐舍利之塔,现存的七层砖塔为宋代遗物。修德寺遗址曾发掘出土北魏至唐代的石造像2200多件,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同时证实了曲阳是定州系白石造像的中心,为研究曲阳石雕发展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陈扬 《文物春秋》2009,(3):46-49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末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思潮已经开始深入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刻影响,博物馆学也应该吸收其中积极的一面。本文对后现代思潮对博物学带来的冲击做了一些简要分析,通过对国外新型博物馆的经验介绍,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6.
杨煜 《丝绸之路》2009,(14):95-97
将文物标本通过适当的形式进行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手段。陈列展览固然重要,陈列展览中的文物保护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本文针对陈展文物保护过程中易于出现的问题,从分析影响陈列展览文物安全的多种因素入手,对陈展文物保护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
古建筑是一种不可移动文物,在文物保护单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古建筑在我国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中大约占到50%。我国的古建筑多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作为一种生物材料,木材又很容易遭到各种损害。对于古建筑,最大的损害来自病虫害,所以,病虫害的防治是古建筑维修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古建筑病虫害的起因、特性、防治,同时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一些尝试作了初步论述,讨论重点为白蚁的防治工作,希望对以后的保护工作能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98.
在广州天河区的珠村一带的诸村落,乞巧节中“摆七娘”和“睇七娘”的传统源远流长。传统中的七夕乞巧为村落及宗族间姓氏的流动建构了媒介和文化空间,而它在现代的变迁实际上打破了区域社会内部的交往,使其通过文化展演的形式唤起群众的地方感,同时带有一种对商业回报的诉求。笔者于2007、2008年先后三次对珠村进行田野调查,较为全面地记录了传统与现代乞巧节的情况,并通过对这些田野资料进行初步分析,观照七夕乞巧活动中联村仪式的特性,以及其现代形态中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9.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距今8000年前后的降温事件之后,才真正意味着人类的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的开始.距今5500年前后降温以及由此带来的干旱,使甘青地区这一时期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的激化,甘青地区葫芦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出现的社会复杂性,可能是在资源紧张状态下的一种人类文化行为的生态调整.甘青地区距今4500年气候转变可能首先促进或刺激了齐家文化的发展.但随着气候转变的幅度增加,环境条件渐趋恶劣并超过了当时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西北地区史前农业体系不可避免的发生彻底地解体和衰落.长期的干旱环境可能是导致齐家文化的衰落以及齐家文化之后较长时间农业文化的低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A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of human society,the problems of religion have been deeply influencing both religious believers and political, economic,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all nations ever since their emergence. In today’s multicultur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